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VIP

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科所有PICC置管的患儿,分析其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共计173例PICC置管患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人数为42例,发生率为24%,在42例生儿患者病例中,PICC导管误入颈内部静脉为7例,误入锁骨下静脉9例,误入至胸壁静脉7例,误入至腋静脉4例,误入对侧锁骨下静脉5例,误入右心房10例。

结论:PICC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在新生儿常有发生,因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置管后的护理和维护,是减少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重要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并于1996年首次应用于新生儿中[1]。由于其插管过程中出现合并症少,相对安全等优点,主要应用在极低体重儿和危重新生儿输注静脉营养和有刺激性的药物[2]。但PICC作为体外植入物,需要长期的规范化的护理及维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此次研究旨在2017年-2018年间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2018年在新生儿科置PICC导管患儿共计173例发生异位患者42例进行分析。其中PICC导管置管男性患儿病例是30例,女性患儿病例是12例,足月儿10例,早产儿32例,置管时间7-35天(18.35±10.27)天,体重为680~4021g平均为(2010.39±500.46)g

1.2材料:采用美国美德康公司生产的1.9Fr的PICC导管。

1.3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由一名专业的PICC置管的专业护理人员收集所有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患者,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2.结果

42例PICC导管异位患者的情况分析

导管异位部位

人数(例)

所占百分比(%)

颈内静脉

7

17%

锁骨下静脉

9

21%

胸壁静脉

7

17%

腋下静脉

4

14%

对侧锁骨下静脉

5

12%

右心房

10

24%

合计

42

100%

3.结论

3.1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一般情况

PICC置管对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早产儿。可减少静脉多次穿刺疼痛感,降低氧耗,帮助患儿更好配合治疗和康复出院[3]。但因新生儿自身特点及医务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PICC导管异位的现象显著提高,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73例,其中发生导管异位的患儿人数为42例,占24%,在42例导管异位的患儿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患儿为7例,占17%,锁骨下静脉的患儿为9例,占21%,胸壁静脉的患儿为7例,占14%,腋下静脉的患者为4例,占14%,对侧锁骨下静脉的患儿为5例,占12%,误入右心房的患儿为10例,占24%。

3.2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

3.2.1导管异位与穿刺部位有关建议首选右侧上肢静脉不同静脉置管其异位率不同,左侧上肢静脉异位率高于右侧上肢,上肢静脉异位率高于下肢静脉这与静脉的解剖结构有关[4]。

3.2.2导管异位与穿刺时患儿体位有关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血管发育不健全,加之送管时患儿活动及体位摆放不正确时,极易异位。护理措施操作前可适当给予镇静,避免送管时患儿活动导致导管异位。

3.2.3导管异位与外测量方法有关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置管是外测量的方法,保障期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3.2.4导管异位与固定方法不正确主要与穿刺置管长度不准确血管选择不当固定方法欠妥善换药误操作静脉痉挛等相关。

3.3预防措施及处理

3.3.1合理选择穿刺部位穿刺部位的选择,是减少导管异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置管之前,医务人员务必需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评估,以保证其穿刺的成功率。

3.3.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其操作流程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且不易阐述自身的不适等特点,给我们进行置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规范其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导管规范化的护理及维护,保障PICC置管的成功率,进而减少患儿的痛苦。

3.3.3妥善固定PICC导管,新生儿因其好动,造成PICC导管异位现象较多。麦细焕等研究显示:穿刺后妥善固定导管在距离穿刺点0.5cm处的导管上扣住白色固定圆盘并逆着血管方向设置成S状弯曲连接器的圆盘部分则用输液胶布行固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