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浪淘沙》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教学过程】

一、有滋有味地诵读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浪淘沙》体裁为七言绝句,根据格律知识确定古诗平仄。

2.学生自由练习,初步按照平仄诵读古诗。

3.学生展示诵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4.学生交流诗中大意,结合对于黄河万里、天涯等画面的理解,教师指导其读出情感起伏。

二、入情入境的写作

1.结合诗句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看到”和“想到”的角度想象画面,根据提示完成练笔。多媒体出示:

刘禹锡驻足黄河岸边,凝望着河水,他看到……,他想到……

刘禹锡驻足黄河岸边,凝望着河水,他看到……,他想到……

2.学生交流分享所写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句,交流辨析诗中哪些是作者真正“看到”,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内容。

3.引用顾随名言,引导学生理解诗是在表现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出示:

诗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感觉。——顾随

诗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感觉。——顾随

4.学生结合对于诗中情感的理解,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支架,丰富想象画面,完成练笔。

多媒体出示:

刘禹锡驻足黄河岸边,凝望着河水,他看到……,他想到……

刘禹锡驻足黄河岸边,凝望着河水,他看到……,他想到……

参考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一泻千里、激流汹涌、波浪滔滔……

5.交流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容,相机总结古诗的由象及意,引导学生理解本首诗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在表现自己。

6.组织学生阅读资料,知人论世,再次练笔。

(1)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填写支架,进行练笔。

材料一:

刘禹锡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19岁,他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风光无限。33岁,他积极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同年变法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43岁,与柳宗元奉诏回京,作诗《玄都观桃花》讽刺朝中得势的奸佞小人,再度遭贬,这一贬又是12年。54岁,奉诏调回洛阳。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余年。

材料二:

长庆四年(824)的八月,年过五旬的刘禹锡从夔州转任和州(安徽和县)刺史。当时的和州遭遇大旱,民不聊生。刘禹锡不顾年老体衰,马上了解灾情,亲自收集药方为灾民看病,还大胆上表为百姓请旨减免税负、开仓放粮赈灾。刘禹锡亲自带领民众挖塘筑坝,兴修水利,而且自己带头勤俭节约。他执意不住府衙,而依土山傍浅池盖了几间茅屋庐舍,自称“陋室”。遭受重灾的和州,在刘禹锡的悉心治理下,农业生产又重现生机。

材料三:

韩愈、柳宗元、元稹和白居易皆有被贬往南方的经历。韩愈经常通过展现环境的恶劣、民风的粗野,抒发南贬的痛苦,表现艰难的人生处境。韩愈被贬阳山时,说到“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充分体现了其赶往贬所途中的坎坷,对南方虫蛇的惧怕,对饮食及气候的不适应。而后韩愈被贬到潮州时,更是直言“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再次强调岭南险恶的自然环境气候。

柳宗元诗中也不免流露对贬谪地风土的恐惧。而白居易更感叹“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一方面这是对江州恶劣自然环境的展示,一方面是诗人被贬后愤懑[mèn]痛苦心境的反映。

相比以上几人,刘禹锡的处境更为艰难,但他诗歌中却极少表现对贬谪地险恶环境的恐惧,反而频繁表现对贬谪地风土民情的欣赏赞美,从中可看出其为人处世的豁达,看出其性格中的豪气。

刘禹锡将这种被贬的经历当成人生的一种磨炼:

《浪淘沙(其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尘。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因此,他的诗作与同时期受贬的友人完全不同,不是自伤身世,更不是简单地愤怒悲苦,而是于字里行间呈现出一派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两个“莫道”、“莫言”,既表明诗人对身处逆境的现状无所畏惧,傲然相对,更饱蕴着诗人对自己的慰勉之意。“千淘万漉”,淘金必须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经千辛万苦方可获得真金,这是诗人高尚人格、磊落胸怀的象征。刘禹锡以此自比,表示虽屡遭贬谪,但斗志不衰,迸发出一股蓬勃力量,为国家殚精竭虑。

多媒体出示练笔内容:

他看到黄河曲折向前,他可能还会想到……

他看到黄河曲折向前,他可能还会想到……

他看到黄河之水一往无前,他可能还会想到……

他看到黄河裹挟着泥沙奔腾而来,他可能还会想到……

他看到(),他可能还会想到……

(2)学生交流练笔内容,教师适时提示表达角度:联想看到的黄河的景象,想到自己;想到国家;想到朝廷;想到百姓……,让学生结合诗句和材料充分讨论诗人之感。

若无情便无诗了。河无水是干河、枯河,诗中之情犹如河中之水。——顾随

若无情便无诗了。河无水是干河、枯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6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评为教学先进,教学能手。教研科研能力较强,多次主持完成省市课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