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pdf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第1页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发生导管相关

性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制定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

2012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行PICC置管的1067例患者,根据是否实

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分组,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为活动前(组),2014

年1~12月为活动后(组),运用PDCA循环通过对本院PICC置管患者数量的

统计以及导管感染数量的监测,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1年后,感

染率从5.90%降至1.43%,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对

PICC置管的监测,控制,反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工

作的质量。

标签:PDCA循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CRBSI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患者都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对

患者来说无疑造成了身体上的痛苦和伤害。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经外周穿刺中

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v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被广泛利用和推广,

从而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在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的维护中发生感染的

几率也在随之增加。所以了解导管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增

加感染的治愈率,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导

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对我院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

调查分析,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行PICC置管的1067

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分组,2012年7月~2013年12月

为活动前,2014年1~12月为活动后,实施PDCA管理前PICC置管患者508

例,年龄47~76岁,平均(53.7±4.9)岁,包括男255例,女253例;实施PDCA

管理活动后患者559例,年龄44~79岁,平均(54.3±5.1)岁,包括男285例,

女274例。实施活动前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判断标准

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infection,CPI)的范围包括全身感染和局

部感染,局部感染指的是导管周围皮肤出现脓肿、硬结且范围2cm,诊断标准:

(1)导管周围皮肤自发性流脓或经轻触压迫后流脓,则无需进行细菌学检测;

(2)穿刺部位出现感染性症状,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后结果呈阳性。全身感染则

主要指导管相关的菌血症。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第1页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第2页

1.3CRBSI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描述任何一项则视为导管相关性感染:(1)半定量或定量导管培养

结果呈阳性、外周血培养阳性且培养结果为同一病原菌;(2)同时做导管和外周

血的定量培养,两者培养结果均呈阳性,且导管培养菌落数与外周血菌落数比值

≥5;(3)同期作导管和外周血的定性培养,两组均呈现阳性结果,且导管阳性出

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结果至少早2h;(4)导管周围脓液及外周血同时培养结果

为同一病原菌。

1.

文档评论(0)

187****5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