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docx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

?

?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优化措施,观察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标本检验患者96例作为样本,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优化组加强对标本质量的控制。结果:优化组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知识得分(97.92±0.29)、标本存放知识(98.60±1.06)分、标本核对知识(99.04±0.09)分、标本不合格率2.33%,优势显著(p<0.05)。结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与标本采集、存放与核对质量低有关。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嘱其按流程采集标本,及时送检,认真核对,使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得以降低。

关键词:血液标本检验;凝血;溶血;送检时间

前言:血液标本检验是临床用于诊断各类疾病的主要途径,检验过程中,标本是否合格,是决定检验及诊断结果是否准确的主要因素。影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的因素较多,对之加以优化,是医院需重视的主要问题。本文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标本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分析了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标本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2组。

优化组患者共43例,性别:男:女=24:19。年龄(16--65)岁,平均(38.17±1.56)岁。对照组患者共43例,性别:男:女=25:18。年龄(17--70)岁,平均(38.22±1.69)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检验方法

组织患者于清晨8:00空腹采集上肢肘静脉血,取标本适量待检。

1.2.2质量控制方法

对照组未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优化组在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的基础上,加强对标本质量的控制,包括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送检质量控制及标本核对质量控制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采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问卷共包括3个项目,每个项目共100分,得分与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水平正相关。观察两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采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讨论

溶血、凝血、未及时送检、核对错误,是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1]。溶血多由标本采集不合理,致使红细胞于体外发生破裂所导致。如采血针头过细,或拔针不及时,极容易导致该问题发生。凝血多由采集后未摇匀试管所导致[2]。除此之外,血液采集量过大,同样容易引发凝血。如送检不及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标本中的酶类变性灭活速度将显著提升,标本不合格率随之升高。另外,如护理人员未与检验室人员严格核对标本的信息,同样容易对标本的合格率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应采用以下方法对标本质量加以控制:(1)标本采集质量:标本需由相应科室的护理人员采集,采血部位应适当。如患者某侧上肢存在损伤,应采集另一侧(健侧)静脉血。采集完成后,应立即将针头拔出,反复震荡摇匀,确保抗凝剂可与血液相互混合。(2)标本存放质量:血液采集完成后,应于4h内立即送检。如无法及时送检,则应及时分离出血清,并置于冰箱中保存,适当延迟送检时间。(3)标本核对质量:护理人员应于检验室人员一同核对标本的来源,包括患者姓名、检查项目等,避免出现错误。(4)定期培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采血技巧欠缺,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提高其采血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为护理人员发放采血手册的方式,使之能够牢记采血流程,为血液标本合格率的提升提供保证。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控制后,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知识得分(97.92±0.29)、标本存放知识(98.60±1.06)分、标本核对知识(99.04±0.09)分、标本不合格率2.33%。与常规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证实了各质量控制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与标本采集、存放与核对质量低有关。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嘱其按流程采集标本,及时送检,认真核对,使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得以降低。

Reference:

[1]张宏伟.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5849-5850.

[2]王延峰.探究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以及改进的有效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88-2789.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