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例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例谈

?

?

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教师通过精心的研究、细心的挖掘与创造性的整合而生成的,是教师教学艺术展示的“窗口”。怎样才能做到精彩“导入”呢?

一、创设情境导入,谱写情趣的前奏

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看连环画听故事。

师: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有关大头儿子的故事吧!旁白: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场买凉席。到了卖凉席垫的柜台,他遇到麻烦了……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小头爸爸: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大头儿子:噢!旁白: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停3~5秒时间)突然,他想了个好主意。大头儿子: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小头爸爸:打领带?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旁白:大头儿子拿来一根爸爸的领带,他用领带一量,嘿!巧啦,床正好是两个领带长。大头儿子:爸爸,床是两个领带长。小头爸爸:儿子真有办法!我知道了。嗳,儿子,再量一下沙发的长吧!旁白:大头儿子再用这根领带去量沙发。唉,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呢?大头儿子把领带对折来量,唉,沙发又比对折后的长一些。大头儿子再想办法,他将领带对折再对折,一量,巧啦,沙发正好有3个这么长。大头儿子(自言自语地):床是2个领带长,现在我怎么跟爸爸说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师:你有办法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吗?(学生在纸上创作,教师巡视,指名展示。)

平时我们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无非都是从“分东西”引入1/2的,不是分苹果就是分梨子。而华老师却创设了“大头儿子量床和沙发”的全新情境导入新课,令人耳目一新。在这个过程中,华老师既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辨别,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又能适时启发、指导学生。这样突破传统教法、标新立异的教学,使课堂更显生动、有趣,更富挑战性。

二、生活实际导入,谱写沟通的前奏

案例: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他通过出示一张自己登山时的照片导入了新课教学。

师: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生:黄老师。师:我在做什么?生:登山。师:是的,这座山海拔两千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你知道是什么山吗?(学生纷纷猜测,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师:黄老师给出一个提示,它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请你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山?(随即大屏幕上依次出示: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当学生猜可能是华山也有可能是恒山时,有个学生却说不可能是泰山、衡山、嵩山,黄老师问为什么,他机灵地说:“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山有两千多米,而这几座山的海拔还没有满两千呢!”师:好,我再给你们一个提示,它是“五岳”中最高的山。生:华山。师:刚才我们比较了五座山的海拔高度,生活中还有许多数也可以拿来作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师:你们想通过这节课研究什么或学会什么?生:学习比较数的方法。师:对了,比较数的方法和怎样简便比较数的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本课导入使学生在欣赏照片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了新知识:“要知道黄老师登的是哪座山,就需要对几种山高进行比较。”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去解决问题,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

三、开门见山导入,谱写状态的前奏

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要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就要考虑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策略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

生1:策略就是做题目时的方法。在古代也指谋略,是用来获得战争胜利的方法。

师:说得不错,你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生2:在《三顾茅庐》的故事里见过,就是指计策。

生3:《孙子兵法》里讲的全是策略。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那么,在我们数学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呢?

……

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徐老师就是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开门见山地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策略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或者用过?”学生由《三国演义》到《孙子兵法》,由《三顾茅庐》到《田忌赛马》……通过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很快被激活了,把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到了“策略”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教无定法,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