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中国制造业由集聚转为扩散了吗---基于1987-2011年省际数据的测算
?
??
?
?
?
?
?
?
?
???
?
?
?
?
?
贺安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北京100872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利用Ellision和Glaeser提出的γ指数,对1987年-2011年间中国制造业13个2位数行业的集聚情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呈现出整体增长态势,但2008年前后开始下降,出现倒U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水平差异在持续扩大,两个地区的集聚走势构成“喇叭形”;但2008年后东部有重新集聚的趋势,西部的制造业却在一直扩散。这对我国在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提供了经验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演化态势;增长
一、导言
产业集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已成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织方式。“第三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东京大田区的机械产业核心区和我国的中关村,这些产业集群对所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制造业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基础,集聚情况对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大量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稳步增长,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1997年后,亚洲金融危机带给我们负面冲击的同时,也促使大量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许多行业都达到了高度集聚的水平。
目前,对于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大多是截至到2007前,很少有实证研究关注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产业集聚的走势。2008年的危机,推动了中国产业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制造业的集聚走势肯定也会有所变化。文章拟将对中国制造业13个两位数行业1987年-2011年间的集聚情况进行测算,着重关注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变化,并分析金融危机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差异影响。
二、测度指数、行业及数据
对于产业集聚的测量,常用的有行业集中度(CRn)、赫芬达尔指数(HHI)、Hoover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这些指标易于操作,但未考虑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通常作为参考。Ellision和Glaeser提出的γ指数,弥补了上述缺陷,目前用得十分广泛。本文采用该指数来测度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情况。
其中,G是产业在某个区域的基尼系数,该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在地理上越集中;S1,S2…,SM为i区域某个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区域就业的份额;Xi为区域i所有行业总就业人数占经济体总就业的比重;H指数反映企业规模分布,该值越大,表明市场上企业规模分布的不均匀。
γ系数是一个相对值,并不是一个绝对标准,为了便于比较,Ellison和Glaeser给出了一个参考的标准:γ<0.02为轻度集聚;γ0.020.05为中度集聚,γ>0.05为高度集聚。本文采用这一标准来评价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从1987到2011年期间,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体系进行了三次修订和调整,实施过四套体系,分别是GB/T4754-84、GB/T4754-94、GB/T4754-2002、GB/T4754-2011。选取2位数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各行业在各个体系中没有大的调整,能进行跨年度的比较。经过筛选,最终选定了13个行业①。
本文采用就业人数来计算γ指数,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由于统计就业人数的口径在1987-2011期间有过数次调整。经过反复筛选,最后选取了1987-2011年间15年的数据,分别是1987-1990、1992、1997、2000-2003、2007-2011。
文章将从两个层面测算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分别是全国层面和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作为两个地区来测算。在计算全国的集聚水平时,仅指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分为两个经济体时,按照我国的传统划分法,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视为一个经济体,其余20个省(市)也视作一个经济体,即传统的中部和西部地区。
三、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全国制造业集聚的演化趋势:2008年后开始由集聚转为分散首先我们用γ指数对全国的集聚情况进行测算。从测算的数据看,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有二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较高。测算中的13个2位数行业中高度集聚的有7个,中度集聚的1个,轻度集聚的有2个,只有3个行业没有发现集聚现象。其中,C28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值最高,为0.151;这是由于化学纤维的产量于1998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我国东部,集聚程度非常高,而且这种趋势仍在进行。高新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的集聚程度非常高,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制造业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