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3讲法律与教化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烟台二模)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A[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晋国保守贵族叔向的诘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回答说“吾以救世也”,说明叔向认为郑国“铸刑书”颁布之后,会使老百姓互相起争端,弃道德礼仪而不顾,但是子产却认为这是“救世”,顺应春秋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故选A项;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确立于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社会等级观念逐渐瓦解,排除C项;据题干,“铸刑书”和“铸刑鼎”引发了社会中德治与法治的争论,排除D项。]
2.(2023·百师联盟高三二轮复习联考)唐律规定,卑幼告期亲尊长,处徒刑两年,“十恶”中的“不孝”,如谩骂和殴打父母、祖父母,会被处以绞刑;如果身体健康,不供养父母,处以徒刑三年;谎称父母死亡、祖父母死亡,处以徒刑两年半;在父母、祖父母的丧期有礼乐行为的都会受到处罚。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
B.保证父母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
C.弘扬封建社会的孝道美德
D.继承与发展传统宗法等级观念
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法律的规定,表面是维护父母的权威,实际上是维护三纲五常,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故选A项;弘扬“孝”道,保证父母的权威,发扬宗法等级观念都是表象,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排除B、C、D三项。]
3.(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丧者,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由此可以看出()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C[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中的法律规定与儒家思想的记载相一致,说明《唐律疏议》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故选C项;《唐律疏议》将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礼法合一,倡导德主刑辅,排除A项;材料中亲属间相互告发的行为违背了儒家伦理道德,排除B项;《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礼制规范的总结,排除D项。]
4.(2023·山东模拟预测)乡约本是宋代士大夫倡导的加强基层社会道德建设的民间自治制度,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具有强制力,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这一变化说明()
A.基层政权建设更加完善
B.乡约开始具有法律效力
C.君主专制权力加强的需要
D.宋明理学失去了统治地位
C[根据材料乡约由宋代的民间自治制度到明朝时期宣讲皇帝的“六谕”,并且“具有强制力”,可以看出统治者通过乡约加强对基层的教化,达到加强君主权力的目的,C项正确;乡约是对基层的教化,不能说明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排除A项;从材料来看,不论在宋代还是在明朝,乡约是民间的自治制度,没有和政府联系,故乡约在这一时期不具有法律效力,排除B项;明清时期乡约也是理学在基层的体现,理学仍处于统治地位,排除D项。]
5.(2024·唐山月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下图是中国古代一些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法律()
A.礼法结合 B.体系完备
C.历史传承 D.司法公正
C[根据材料图示信息可知,从战国到清朝的法律的演变都是在前代法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历史传承,故选C项;图示体现的是法律的传承发展,体现不出礼法结合、体系完备、司法公正,排除A、B、D项。]
6.下表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化,这一变化()
1986年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96年
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2012年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C[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得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追求智慧的学问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高二上学期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docx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聚焦“18.5”,打造新思想政治课件-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18.5理想课堂实践探索.pptx
- 法律与生活++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docx
- 乡村振兴+时政热点复习学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