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docxVIP

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

?

?

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

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空白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法理论深受前苏联影响,长期否认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理论界通说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认为感情上的痛苦可以用金钱医治,可以像商品一样换取货币。”①改革开放以后仍有人固守这种看法,认为应明确反对资产阶级法学家主张的,加害人致他人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可以用金钱赔偿的观点。②这一时期,立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完全处于空白状态。但1982年《宪法》有关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规定(见该法第37、38、40条),说明立法者已经意识到了人格利益、精神权利的价值,为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上的正式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确立阶段

以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该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此处虽未直接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称谓,但司法实务界普遍倾向于推定“赔偿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因此《民法通则》第120条就是我国正式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

(三)发展阶段

随着《民法通则》的生效和人们对精神权利的重视,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呈不断增多的趋势。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1988年至1992年6月,全国法院共受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13565件,这5年半的收案总数占全部侵权案件的1.73%,③在这一过程中,《民法通则》第120条所保护的权利客体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为此立法者和司法实务界通过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以立法、判例和解释的方式不断扩充和丰富精神损害赔偿客体的内容。如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将隐私归入公民名誉权,使得个人隐私被侵害时,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6条(死亡补偿费)、《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3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2条、《产品质量法》第44条(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第4条(安抚费)的规定,使得生命权受到侵害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有了依据。

所以说,这一时期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最为显著。但受立法背景和民法理论的制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仍不健全,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四)成熟阶段

经过《民法通则》颁布十几年来的发展,对“精神损害予以物质赔偿”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已经勇于在受到精神损害时提出赔偿请求。但立法的不全一方面束缚了可予以保护的权利范围,另一方面也造成人们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误解——在任何权利受到损害时都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针对上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公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总结多年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并大胆借鉴国外立法,全面扩展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因此,我们认为以《解释》为标志,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价值取向

首先,要对我国现阶段侵权人与被侵权人的基本社会身份进行分析。一个侵权行为发生了,必然牵扯到两个主体,侵权人与被告侵权人。那么作为同一类人,众多的侵权人或者众多的被侵权人有没有什么共同特性可寻呢?有,先说侵权人行为的发生,一个人或者组织有意去侵害一个自然人的合法权益时,至少说明侵权人是有一个先前就存在的“恶意”并且有一个确实已经发生了的侵权行为。为什么这个侵权行为最终变成现实呢?因为被侵权人的力量比侵权人的要弱小,这个道理很简单,在一般的故意侵权中,如果被侵权人的力量比侵权人的力量要强的话,侵权行为可能不会发生。

那么可以简单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法律追求的是一种概率推测,而并非针对全部适用法律的个体,那么一个侵权行为中的侵权人和被侵权人相比具有两个特点:1.主观恶性较强,2.势力要比被侵权人的强。那么现在我国强势群体有哪些呢?客观来讲,目前我国的监督体制不够完善,那么掌握有社会资源的团体和个人都会理所当然的强势一些。首先是政府和行政机关,他们握有国家权利和社会管理权利,当然是最强的;其次是富人,他们掌握着雄厚的经济资本,这在商业社会绝对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再有是“刁民”,社会中还有一类人显得很强势,他们虽然既没有权利也没有雄厚的资本,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却很“强”,或拉帮结派实力强大,或家族庞大人丁众多,或好勇斗狠铤而走险等。这种群体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