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矫正-副作用.docx

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矫正-副作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矫正

副作用-论文网

?

?

论文摘要: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弊端集中体现在其顺经济周期效应上。社会各界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一时间暂停或修订公允价值呼声不断高涨。公允价值确实存在不足,但依然代表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危机的作用机制,结合我国推行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指出尽管公允价值会计有顺经济周期的问题,我国仍应顺应发展趋势,坚持在不断完善主客观环境中推行公允价值会计。

论文关键词:危机,公允价值,顺经济周期,副作用,启示

一、引言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产生源自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经济虚拟化带来的不确定性,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17项具体准则中,按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概念。新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改变了我国以历史成本作为单一会计计量属性的传统。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国际范围的推行虽然几经波折,但一直被认为是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而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其顺经济周期效应,一些金融业人士将矛头指向美国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对加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公允价值一度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允价值是否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是否需要新的会计计量方式代替公允价值计量,我国正在推行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应该止步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公允价值顺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涵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6年正式发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根据公告,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估价的确认依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交易价格,指在活跃市场上存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报价时,使用该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估价。第二层次是类似资产报价,指活跃市场上虽然没有相同但有相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信息,根据相似资产或负债价格确认估价。第三层次是模型定价技术,指市场上不存在关于资产或负债可观察到的相关信息时,应用本层次的定价方法估价,包括矩阵定价法、现值技术等。可见,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符合公允价值的经济实质,也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市场发生突变时,例如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信心丧失,出现恐慌性“贱卖”资产的时候,资产卖方处于非理性状态下,其交易地位很难与交易对手保持平等。此时,市场报价类似于资产快速变现时的“清算价格”,不符合“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前提,市场报价就不再是确定公允价值估价的最优选择。

(二)公允价值顺经济周期对金融危机的加剧作用机制

从经济发展周期角度来看,随行就市的公允价值会计助长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法国银行联合会曾警告说,公允价值计量在泡沫时期可以增强幸福感,在危机时期会使恐慌情绪不断放大升级。尤其在经济周期中的特殊阶段或者临界拐点处,其有显著放大作用。公允价值会计使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者收缩速度明显加快,从而促使泡沫膨胀或萧条加剧。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的顺经济周期效应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从理论上说,在一个信息对称且市场有效的环境中,会计信息不会对市场产生任何影响。但是,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也并非完全理性,市场常常受心理、情绪等行为因素影响。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已成为一个市场趋势的追随者。在金融危机中,会计信息完全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气氛,短期内引发市场大幅波动,对金融市场造成致命的冲击。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6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证监会,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他们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银行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银行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退。这种说法虽然不一定符合事实,有其片面性,但一定程度上却说明在有限理性的市场中,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很大的负效应。

金融危机中涉及的主要产品为场外产品,既缺乏活跃的市场价格,也缺乏相关产品价格。根据公允价值会计规定,不具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价格信息,可以根据模型来定价。然而,当某一金融机构出现危机,需要卖出相关资产,由于缺乏相应活跃市场,通常采用拍卖的方式。而一旦拍卖价出来,就为同类资产提供了参考价。而根据谨慎性原则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企业须在报表中迅速反映,相应计提大量的减值准备。这样账面遭受巨额损失,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他们不得不收缩信贷规模并在

文档评论(0)

139****3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