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与框架效果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理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得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或是“建构”。1.媒体怎样通过新闻报道建构现实2.这种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的制约3.这种建构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框架”(frame)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学术概念,最早见于人类学家G.贝特森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在这篇论文中,贝特森提出了元传播的概念。“元传播”,即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定的约定。传播活动,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感官刺激的符号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代指传授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互动行为的规则1974年,社会学家E.戈夫曼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明确的为框架做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双重含义:1.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2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诞生了“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媒介框架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这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如何理解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及作出反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框架效果”。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第一个事件发生在1983年9月1日韩国航空(KAL)007号客机进入苏联领空,遭苏联空军拦截并被击落于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死难269人:第二个事件发生在1988年7月3日(两伊战争结束前),伊朗航空往返于阿巴斯港和迪拜的655号客机被美国海军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击落,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罹难。新闻框架的“建构”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第二层是“内在结构”,这里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两个故事性质非常接近,在恩曼特的分析中,对前者,美国媒体将其定性为“道义暴行”“邪恶”和“犯罪”;而后者,则归类于“技术问题”和“事故”的范畴。RM恩特曼在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韩国航空和伊朗航空事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框架的比较分析后得出了:新闻框架表面上都很自然,容易淹没在无差别的文本之中,只有系统比较其叙事方式,才能完整可靠地揭示出这些框架。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第一种机制:报道规模控制——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者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第二种机制:具体信息的呈现。恩特曼认为,在这两次空难事件报道中,至少有以下四种显著因素帮助美国主流媒体建构了不同的新闻框架。举例“政治名人与媒体:马英九报导的

新闻框架初探”马英九从担任台北市长起至卸任国民党主席为止约十年来的新闻报导,从自由时报、联合报及中国时报三家报纸以等距抽样法抽取864则新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家报纸在「政治名人」的新闻框架上,三报政治立场虽然被认为有差异,但是在马英九从政的三阶段中,无论就个人特质、政治风格、背景故事和拟社会互动等四种新闻框架的分布并无显着差异。整体而言,报纸最重视的是「政治风格」和「拟社会互动」框架;其次,三家报纸除了持续报导政治人物在公共场域的新闻外,也出现更多以流行文化场域和私领域的新闻报导。三家报纸在马英九从政三阶段中,使用「名人」报导的新闻框架日渐增加,也越来越重视「政治风格」、「个人特质」等两项和私领域及抽象印象有关的政治名人公众形象之新闻框架。国内的许国贤(2005)曾以「民主政治的成本」专文探讨「政治庸俗化」产生的原因,并对「表演政治」有较深刻的剖析与阐释;而由「政治庸俗化」角度延伸之硕士论文,王建雄(2006)也有类似发现,不过该论文主要探讨即便政策牛肉不断的端出,但政策的设计却在政客操弄下,沦为讨好选民的一种短视(王建雄,2

文档评论(0)

188****21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