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者的明显差异:1.C=C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顺式—1650cm-1。反式—与CH3.CH2的弯曲振动接近2.=C-H的平面弯曲振动吸收峰位置:顺式—700cm-1;反式—965cm-1。三者的异同点:1.缔合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均出现在3350cm-1处左右,差距不大。2.C—O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有明显的差异:伯醇:1050~1085cm-1;仲醇:1100~1125cm-1;叔醇:1150~1220cm-1。3.醇4.醛与酮二者的异同点:1.在1700cm-1处均有一个强而尖的吸收峰,为C=O(羰基)的特征吸收峰。C=O(羰基)吸收峰的位置与其邻近基团有关,若羰基与双键共轭,吸收峰将向低波数区位移。2.醛基在2715cm-1处有一个强度中等的尖峰,这是鉴别分子中是否存在—CHO的特征基团。1.O—H伸缩振动吸收峰:二聚体3000~2500cm-1;2.C—H伸缩振动吸收峰:3.C=O伸缩振动吸收峰:1725~1700cm-1(脂肪族羧酸),1700~1680cm-1(芳香族羧酸)。5.羧酸及其衍生物1.C=O伸缩振动:在1850~1780cm-1.1790~1740cm-1两处同时出现。2.C—O—C伸缩振动:1300~1050cm-1(强吸收)。核磁共振谱一、基本原理1.原子核的自旋核象电子一样,也有自旋现象自旋氢核在外磁场中,磁矩有取向两种取向:与外磁场同向和反向。同向状态较稳定,为低能态;反向状态不稳定,为高能态。无线电波与处于磁场中的自旋核相互作用,引起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而产生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谱图提供的主要信息峰的组数各组峰的化学位移各组峰的面积峰的裂分二、核磁共振谱解析1.峰的组数:一个化合物有几组吸收峰,就有几组化学环境不同的H。2.化学位移?:吸收峰所在的相对不同位置.(1).化学位移的由来——屏蔽效应化学位移是由核外电子的屏蔽效应引起的。H核在分子中是被价电子所包围的。因此,在外加磁场的同时,还有核外电子绕核旋转产生感应磁场。对H核产生屏蔽效应。显然,核外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应越强,要发生共振吸收就势必增加外加磁场强度,共振信号将移向高场区;,共振信号将移向低场区。(?增大)(?减小)化学位移精确测量十分困难,采用相对数值。以四甲基硅(TMS)为标准物质,规定:它的化学位移为零,然后,根据其它吸收峰与零点的相对距离来确定它们的化学位移值。◆影响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1).诱导效应的影响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与1H邻接时,其吸电子作用使氢核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屏蔽作用减少,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值增大;给电子基团则增加了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屏蔽效应增加,质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值减小。?/ppm(2)不饱和键的影响A.双键碳上的质子位于π键环流电子产生的感生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的区域,去屏蔽效应的结果,使双键碳上的质子的共振信号移向稍低的磁场区δ=9.4~10δ=4.5~5.7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1.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2.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谱图的解析方法。前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从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试剂的消耗量大。【重点】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试剂耗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现代仪器分析法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文档评论(0)

182****77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