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分享高质量文档
1、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负反馈调节:如果反馈信息(终产物或结果)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使输出变量(效应器)向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返
回预定的值(正常值),称之为负反馈
正反馈调节:如果生理过程中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某一反应的进程,
使其到达反应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这种现象则称为正反馈。
反馈调节的例子:排尿:正反馈;血糖调节:正反馈
2、
3、给坐骨神经一个阈上刺激,可引起与之相连的腓肠肌标本收缩,这一现象主
要包含了哪些生理过程。并简述。
答:单收缩(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强直收缩这两个生理过程。
肌组织对于一个短促的阈上强度的刺激,先是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
现一次肌肉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连续刺激引起的肌肉持续收缩状态称强直收缩。
4、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兴奋或抑制
5、细胞膜是怎样组成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物质是怎样通过的?
答:细胞膜由磷脂构成亲水端冲外。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是按照一般扩散作用
的原理从分子密度高的地方向分子密度低的地方运动,即自由扩散。水溶性物质,
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易化扩散。
6、什么叫动作电位,有怎样的产生机理?动作电位的传导有何特征?
答:动作电位:指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包括去极化、复极化等环节。
特点:①“全或无”性质:当刺激未达阈值时,动作电位不会出现,一旦达
到阈电位水平,动作电位便迅速产生,并达到最大值,其幅度和波形不随刺激的
强度增强而增大。②动作电位能沿细胞膜向周围不衰减性传导,即幅度和波形
保持不变。③双向性传导:如果刺激神经纤维中段,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从产生
部位沿膜向两端传导。④具有不应期,峰电位不可融合叠加。
产生机制:①膜内外存在[Na+]浓度差;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Na+]
的通透性增加;③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7、什么叫静息电位,有怎样的产生机理?
答: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
电位差。
产生机制: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具有较高的通透性是形成静息电位的
最主要因素。K+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但扩散的同时也在细胞膜的两侧形成逐渐
增大的电位差,且该电位差造成的驱动力与浓度差的驱动力的方向相反,阻止K
+进一步跨膜扩散。当逐渐增大的电位差驱动力与逐渐减小的浓度差驱动力相等
时,便达到了稳态。此时的膜电位处于K+的平衡电位,电位差的差值即平衡电
分享高质量文档
分享高质量文档
位,平衡电位决定着离子的流量。当细胞外液中K+浓度增加时,膜内外K+的浓
度差减小,K+因浓度差外移的驱动力降低,K+外流减少。故达到稳态时,K+平衡
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反之亦然。而细胞膜对Na+亦有一定的通透性,扩散内流的
Na+可以部分抵消由K+扩散外流所形成的膜内负电位。可见,细胞外液Na+浓度
对RP的影响不大。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有钠泵的生电作用。钠泵使细胞内高
钾、细胞外高钠。若钠泵受抑制,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K+外流减少,K+平
衡电位的绝对值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也减小。综上所述,影响静息电位水平
的因素:(1)细胞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2)细胞外液K+的浓度;(3)
钠泵的活动。
8、什么叫肌小节,明带、暗带、Z线、M线?
答:肌小节:在肌原纤维上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叫肌小节。
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肌原纤维沿长轴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的带状
区域,分别称之为明带和暗带。明带的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为“Z线”或
“Z盘”,Z线为中间纤维。
横纹肌肌原纤维A带中央的宽为40—80毫微米的间隔。从纵切面上看成一条
浓线,简称M线
9、有后负电荷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唱游音乐二年级上册湘艺版《交城山》教案教学设计.pdf
- 2025年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朱熹文公世系通谱.doc VIP
-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考试重点笔记(自考复习总结归纳重点).pdf VIP
- jdy-23 5 0ble蓝牙模块手册-v1 2版本jdy-23蓝牙5 0模块jdy-23-v1 2.pdf VIP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PDF
- 精益赋能:变电检修生产管理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应用.docx
- 2025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培训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引进笔试真题.docx VIP
- 高中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