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邻二氯苯.docx

最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邻二氯苯.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名称:邻二氯苯SDS编号:

第1页共6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邻二氯苯

编制日期:2020年1月10日

版本:1.0

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20年1月12日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dichlorobenzene中文名称2:邻二氯苯

英文名称2:o-dichlorobenzene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有机合成,染料制造、清洗剂、溶剂。也用于杀虫剂、清洗剂和溶剂的配制。

第2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可燃、有毒,具有刺激性。吞咽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

象形图:GHS06GHS09

警示词:危险

产品名称:邻二氯苯SDS编号:

第2页共6页

危险性说明:可燃、有毒,具有刺激性。吞咽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佩戴护眼罩/戴防护面具·身体防滑:穿戴防毒物渗透防护手套/穿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沐浴更衣。被毒物污染的衣服单独存放,洗好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记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物理和化学危险: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在潮湿空气存在下,放出热和近似白色烟雾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出现呼吸道刺激、头痛、头晕、焦虑、麻醉作用,以至意识不清。液体及高浓度蒸汽对眼有刺激性。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水肿。可燃性,有毒性,刺激性。

环境危害:

第3部分组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成部分

浓度(%)

CASNO

1,2-二氯苯

84-86%

95-50-1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产品名称:邻二氯苯SDS编号:

第3页共6页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可燃性,有毒性,刺激性。对呼吸道

刺激、头痛、头晕、焦虑、麻醉作用,以至意识不清。液体及高浓度蒸汽对眼有刺激性。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水肿。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施救人员自身必须佩戴齐全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医生

文档评论(0)

小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