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端午节资料汇总
11、节日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
也即初五“”。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古人纪年、纪月、纪
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
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
以端午也称为端阳“”。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
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
端五节、重五节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
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22、历史渊源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
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
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
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
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
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
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
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的
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
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
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
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
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33、节日由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
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
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
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以
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
经》称其为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
正”,为大吉大利之象。龙是古代南方吴越先民的原始信仰,以龙
作为部族图腾神、保护神,自比是龙的子孙,他们不仅有断发文“
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在每年飞“龙在天”的仲夏端午举行盛
大图腾祭,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压邪攘灾。
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祗敬感德神祖的人文
精神以及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
循自然规律的思想。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4、人物纪念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
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但经实际考察,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
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导致
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
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
泛。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
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越王勾践等等说法。历史人物纪
念说念说主要有四种:
(11)纪念屈原说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
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
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
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
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
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
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
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
哀思,人们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