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张孝祥《六州歌头》)
书愤
陆游
一、知人论世: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
阴(绍兴)人。
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靖康之难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
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
了汉人的内心。
辽(契丹)上京真
己林左旗南
中京
西京宁城西南(云州)。南京幽州
兴庆地麻海
联黄
我军照安河演州应天府
江
宋
古h美
黄头回纥
吐蕾诸部
逻些
大j
阿
泰)
高昌
回鹘欢费画东南
辽北宋西夏时期全图
八刺沙衰o
给拉
龙
江
萌
古
部
辖
要
斡朗
汗评
东京9
拉木图落高
大理
hu
东京
(编
理
斯
西
女
改
州
黑
陆游的仕途
赐进士出身(三甲),任枢密院编修官(37)
镇江府通判
蜀州通判
嘉州通判
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军器少监
实录院检讨官
·陆游初试为第一,因秦桧之孙秦埙居陆游名下,次年复试,秦桧指示主考官将其除名。
·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主和派诋毁他“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自号“放翁”。
·陆游任江西常平提举,赵汝愚弹劾他
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
·陆游为礼部郎中,何澹弹劾他“喜论恢
复”,“不合时宜”,朝廷以“嘲咏风月”为
名将其罢官。
陆游军旅生涯
●46岁,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幕僚。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在此期间,陆游常到战略要塞大散关(宝鸡)一带巡逻。
●朝廷否决北伐计划,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
·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只有八个月,是陆
游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
陆游晚年
●66岁直至85岁去世的二十年间,陆游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农村生活。
●但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壮志从未真正消失,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文学成就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能诗能词也能散文,才华横溢。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写作背景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
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题解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
思考:作者抒发了哪些“郁愤”之情?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首联诗人回忆起了什么事?“世事艰”、“气如山”具体指的是什么?
“世事艰”:奸臣当道,仕途多阻,屡遭罢黜(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
“气如山”:参照注解。刻画了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血气方刚、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颔联回忆了两次抗金的胜仗,“楼船”“铁马”写出了怎样的战争场面?此时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
人的壮丽场面。展现了一幅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抗击敌寇、收复失地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慷慨悲壮的气氛。
·情感:振奋、昂扬,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
此联基本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简
有致,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油田开发与分析研究知识问答汇编.doc VIP
- 2025陕西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 NFPA 110-2019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宿舍规章制度十条.docx VIP
- (2025)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pdf
- DB36∕T 1601-2022 猪场粪污异位发酵处理技术规程.pdf VIP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科研基金申请撰写策略》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