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将进酒》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假一部电影,将两位诗人送到银幕之上,送至大众之前。

这部电影就是......

这两位诗人分别是....

课堂导入

將進酒

李白

感受胸怀

感受诗人绚烂的精

神世界,体会其狂放不羁、潇洒自信

的胸怀。

理解脉络

吟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情感脉络。

赏析手法

学习赏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壹入“酒局”

zūn

pēng

cén

zhuàn

xuè

2.请同学们齐读《将进酒》,读准字音。

杯,那么在这席间你一共可以进几次酒?哪些诗句会让你满饮此杯

3.结合文本想象,如果你是岑勋和元丹丘,手边的水杯就是你的酒

“酒局”

?

从哪里感受到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干/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干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本,品味这首诗蕴含了哪些情感?

黄河之水,从天而来,落差极大,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东流到海,势不可回,系作者想

象,故借以起兴,抒发时光流逝不返。

高堂明镜,青丝白发,刻画出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同时将青丝到白发的过程浓缩到朝暮之间,将短暂写得更为短暂,突出了青春短暂之悲。

黄河之水虽然一去不返,但是伟大永恒,青春短暂,却只此一次,两相对比,更显生命渺

小和脆弱。

hi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酒局”

“须”,一定;“莫”,不要;

得意的时候更应该尽情享乐人生,不要让酒杯空对明月,须、莫映照,表达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体现李白与好友畅饮美酒的恣意飞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局”

“必”,一定,语气肯定,较为强烈。“有用”而且“必”,乐观

好强,自信非常,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还”,还能够,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一掷千金,自信豪

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

“酒局”

“且”,姑且,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只是姑且为乐,筵席隆重

,场面壮大;

“会”,应当,“三百”,夸张的手法。这样的盛宴,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罢休。

知己相逢,倾吐怀抱,畅快痛饮,豪壮狂放。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酒局”

资料助推:

①李白曾于开元十五年(727)写下《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其中明确了他的志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②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于天宝十一载(752年)写就《将进酒》。

“酒局”

探究:此刻的李白真的“得意”吗?

将进酒,杯莫停。诗人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

汝”,已经分不清写诗和现实,写出诗人喝酒的那种狂放尽兴的状态。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酒局”

“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鼓馔玉”即富贵

生活,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

天,我独不得出”,那便长醉不醒,由狂放转而为愤激,酒后吐狂言亦是真言,也展现了李白的不慕名利,豪放不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酒局”

来的圣贤都默默无闻,只有饮者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表现李白对古

代圣贤不得重用的愤慨,为前人立言;

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圣贤无闻,“我”亦圣贤,同样无闻,表现了李白自比圣贤的自信和怀才不遇的郁愤,为自己发声。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酒局”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喜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太子。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只提到“陈王”曹植呢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