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docx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概括能力是提炼和辨析丰富史料的基础,是涵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历史概括能力。文章试从历史概括存在的常见问题出发,通过具体的示例分析其原因,并探究历史概括能力培养的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概括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对历史概括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真题来看,高考对历史概括能力的考查频率一直很高,客观题与主观题中都有所呈现。

具体而言,历史概括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史料进行信息提取的能力,二是运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对前者的升华和提升。简而言之,历史概括的要义在于把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运用简洁、准确的专业语词进行表达。

一、学生历史概括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型问题

概括的第一步是完整地收集并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如果信息有缺漏,那么概括必然是不完整的,那么依此得出的结论的准确性就存在问题。例如,下面这道选择题:

韩非指出:“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淮南子》指出:“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他们认为:

A.墨子认为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

B.墨子的学说对儒家思想造成冲击

C.墨子的思想完全背离了儒家思想

D.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本题的题干讲述了韩非和《淮南子》中体现的观点。韩非认为,儒墨俱道尧、舜,取舍不同。《淮南子》指出墨子习儒者之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认为,即韩非和《淮南子》思想的共同之处。本题中A、B选项的内容只是材料中的部分观点。而C选项的观点则不符合题意。只有D选项符合概括的要求,即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没有正确选对的学生,被题目中的部分信息所迷惑,做了片面的概括。

(二)表面型问题

对历史信息的归纳概括停留在浅层次,不能透过现象去概括历史的本质。也就是说,表述浮于表面,表现为从现象到现象的概述。概括不是简单地总结事实,而是需要抽象出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这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过程。诸如,人们可以从猪、鹦鹉、蚂蚁中抽象出共同属性,概括为“动物”。在逻辑学中,如果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种属关系。外延小的是种概念,外延大的是属概念。这里,“猪、鹦鹉、蚂蚁”是种概念,“动物”是属概念。

(三)聊天型问题

聊天型的概括有下列几种表现:1.语词的口语化倾向严重,不能恰当地选择运用专业历史术语表达。例如,在描述元朝版图时,不能使用“疆域辽阔”这样的术语,而是使用“大”这样的字眼。2.内容围绕一个点,不断地重复,从正面说到反面,表达的仍是相同的意思。3.从前到后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没有提炼。4.句子结构不完整,常常缺乏主语或宾语,导致观点表达不清晰。上述种种情况在聊天的语境中是比较普遍的,对置于谈话场景中的人而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书面语境中,则有碍准确表达观点。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的是學生历史概括能力的缺乏和表达能力的不足,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和提升。

二、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用科学的方法讲清概念

概括是概念外延的扩大,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从种概念到属概念的过程。概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构建概念体系的过程,也是对历史深入了解的过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定义辅助例证的方式。

1.给所教概念下定义,分析它的上位概念即属概念是什么,并分析其特征。2.通过定义对概念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去总结和归纳。3.通过正反事例说明概念的内涵,用内涵和外延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4.让学生思考并解释这些事例与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师生日常思维表达必须注意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清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尽量采取定义分析、概念分类和事例说明的方式来分析概念,这是讲清概念的基本维度。

(二)以教科书为例梳理概念层级

目录是知识和概念的载体,代表着概念的不同层级。从一个概念延伸到整本书,这是概括的过程。相反,从一本书延伸到一个概念,是概括的逆向思维。

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而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