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大单元教学说课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大单元教学说课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基因的表达

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单元的内容要求如下:大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重要概念: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次位概念3.1.4: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3.1.5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学业要求如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以及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阐述遗传信息起作用的方式,理解遗传的本质。

落实该内容的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真实科学研究成果的挖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情分析

就知识储备、能力储备、认知特点、发展需求而言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做了如下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已掌握染色体、DNA、基因和蛋白质等基本概念,知道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并不清楚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还是孤立的;表观遗传则是全新内容。

(2)能力水平: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等微观抽象、动态的过程仍然很困难;且表观遗传的原理和过程内容繁杂抽象,对于高一生来说学习难度高、记忆负担大

(3)认知特点:自我意识增强,自觉性增强,观察力的持久性和精确性明显提高,且创造性思维不断增强。

(4)发展需求:渴望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希望获得更多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二、单元教学思路与目标

1.单元设计思路

2.单元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及核质间的传递,概述编辑基因能够改变生物性状的过程,从而建立生命的信息观和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构建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并运用模型阐明基因表达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基因表达相关发现的科学史,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等,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利用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对保护动物提出可能措施,加大了生物学科与学生生活背景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单元教学策略

四、单元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解决驱动问题1

引入:感受科研成果,生成单元教学逻辑主线

教师展示资料,介绍我国科学家最近在Nature发表的文章,揭开罕见棕白色大熊猫之谜——色素沉着相关基因Bace2中的25个碱基对缺失。教师提问:为什么丢失的是基因,改变的却是性状?性状主要通过什么表现?学生将情境与知识结构性关联,归纳单元核心逻辑主线“DNA→蛋白质→性状”,初构基因表达的概念。

根据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①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②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师从科普情境中归纳概括出单元主线,对知识体系补充与拓展,为学生创造性地展开科学论证和逻辑推理提供锚定点,激发兴趣,清晰主线。

任务1:利用事实与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教师依据学情整合科学史,设计实验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这一论证过程,体验转录的科学发展史,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得出答案,教师提出问题:基因怎样解决空间位置上的矛盾?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做出哪些假设?

提供事实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可能可以充当“信使”?作为“信使”,这种物质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通过三个科学史实验,得出三个结论,从而修正概念。

任务2:梳理信息,构建转录概念

1.梳理信息:反馈学生导学案的填写情况,由学生进行纠错。

2.解决困惑:针对学生预习时出现的疑惑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帮助学生解决

3.通过画图构建转录过程的概念模型:以大熊猫Bace2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小组合作,参照图4-6在导学案的中画出转录过程的示意图。

4.学生呈现展示所画的转录模型,并进行解说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派生问题梳理转录相关条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以大熊猫的基因序列为例,回归情境。

第二课时:解决驱动问题2

任务3:利用数学方法,论证RNA编码氨基酸的方式

首先明确课本中翻译的概念,通过教师提出问题:mRNA只有4种碱基,但是细胞中有20多种氨基酸,它们如何对应?引导学生思考4种碱基是怎样决定21种氨基酸的。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演绎推理出碱基与氨基酸间的数量关系。接着,教师提出密码子的概念,并给学生一段mRNA序列,引导学生利用密码子表找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设计意图:亲历伽莫夫的数学推理过程运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档评论(0)

139****1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