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耳的数学-教学设计(何洋).docxVIP

悦耳的数学-教学设计(何洋).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悦耳的数学

——水杯奏乐中的函数问题

武汉市鲁巷中学何洋

学习主题设计分析

学习主题成因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与不竭源泉,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数学课程在关注数学学科知识的同时,也需重视生活中数学元素、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挖掘与应用.以编钟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尝试进行项目学习设计,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富含文化价值的背景中,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思维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以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本课题源自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思考.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制作可以演奏的编钟”;在小组讨论中聚焦问题的提出“编钟的发声原理是什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数学建模中分析问题“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实践操作中反思问题“如何检验优化模型”;在团队协作中体验“如何应用成果演奏乐曲”.在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高阶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整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音乐、物理学相关知识,融合数学建模思想,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能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素养.

学习目标设计

“水杯奏乐中的函数问题”是一次综合性项目课程,本项目学习的目标设计如下: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认识并了解编钟的相关知识,在优秀传统文化中体会数学方法的运用;

经历本项目研究的全部流程,体验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增进对统计方法和统计量的运用,体会函数与数理统计的应用价值;

通过此次跨学科实践活动积累相关活动经验,发展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推理能力等素养.

达成(1)的标志为学生初步了解编钟文化并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自信;

达成(2)的标志为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收集的数据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优化模型,并应用模型;

达成(3)的标志为学生能够根据函数的概念,在诸多变量中确定合适的自变量建立函数模型,并能利用函数的性质与统计量对模型进行应用和检验;

达成(4)的标志为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抽象出问题,运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习形式设计

本次活动以函数、统计等知识为核心,活动由数学教师为主导,活动中涉及音乐、物理跨学科知识,可结合查阅资料、咨询学科老师完成.活动过程鼓励并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交流、反思的过程,从课内到课外,完成查阅资料,探索原理、操作实践、总结反思、优化提升等学习任务.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团队协作素养的发展

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水杯奏乐中的函数问题

数学

音乐

物理

数学建模

探究数学原理

资料收集与整理

确定问题

应用与实践

反思优化

求解模型

分析问题

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

图1项目开展路径

学习活动内容设计

学习结构

任务一参观考察,了解曾侯乙编钟提出问题

活动1分析问题

任务二运用知识,探索发声原理活动2收集数据

活动3求解模型

活动4检验优化

任务三检验优化,操作实践应用

活动5应用模型

任务四总结反思,拓展与课后探索活动6模型拓展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活动意图

学习过程1:资料收集与整理,确定问题

小组合作,参观博物馆,了解曾侯乙编钟的相关资料;

认识编钟的发声原理;

确定制作编钟的材料.

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指导小组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及时与学生交流想法,对涉及跨学科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建议.

提升学生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过程2:运用知识,探索原理

根据课前确定的方案,收集水杯发声频率与水的高度的数据;

根据函数的研究方法,经历建系、描点、连线的过程,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求解并确立模型.

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观念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并进行方法指导;

对拓展性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聚集关键问题、分析难点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