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优秀8篇).pdfVIP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优秀8篇).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优秀8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1

红楼梦读书笔记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栏,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这恰如我的《红楼梦》。

——题记

我的《红楼梦》是我的知己,它讲述了一个大家庭从繁华昌盛走向衰落惨遭

灭亡的悲惨过程,让人一读开头就欲罢不能。

书中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

家族的盛衰变化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我国封建末期阶段的各种生活现实。读完

《红楼梦》你一定会感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黑暗的,腐朽的,令人窒息的,

充满了罪恶的,人性扭曲的社会。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贾宝玉性格乖张顽劣,但善良纯洁,有

同情心,黛玉聪明超凡,但敏感多疑,小心谨慎;王熙凤聪明能干,但心狠手辣;

薛宝钗美丽大方,但城府极深;刘姥姥朴实善良,但有奶便是娘;袭人温柔体贴,

但嫉妒心强;史湘云活泼开朗,但直爽豁达。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王熙凤出场

时连丫鬟都说:“我们二奶奶如其来了,有她喜欢的东西儿,管保要多少有多少

呢!”可见她是有多么讨人喜欢,讨人喜欢的原因就是她的为人处世圆滑、世故。

她的性格是我最欣赏的。她的性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狠;二、哄;三、毒。

贾母吩咐让宝玉与黛玉同房同被,宝玉和黛玉成为正式的婚配之后,她表面上是

一个恭敬顺从的侍女,实际上却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总角”闺蜜。她给宝玉出

主意让他多到宝钗屋里坐坐,当宝玉问及她的病情时她以笑掩饰本意,支走丫鬟。

她给黛玉送来燕窝,养参养荣丸等补品。在当时封建社会中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只

有王熙凤。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这两句诗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

诗句。我现在可以把它改写为:“堪笑荣华好儿郎,金银满箱声色狂。风华绝代

悲金锁,一捧净土掩风流。”这首诗表达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以贾宝玉为

首的一派和以薛宝钗、袭人等为首的一派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是贯穿始终的

主题。在荣府里:贾政逼迫宝玉走封建帝王的生活道路;宝玉与周围女性之间的

爱情婚姻纠葛;以贾母为首的一家子亲戚之间为权力、金钱、女人等而勾心斗角。

最终以贾宝玉出家为标志,暗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既是一部文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

还是一部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红楼梦》丰富的内容把生活悲剧和人生哲学熔

为一体针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同时又揭

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2

手捧一本书,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独自坐在阳台上,听着音乐,忽然一句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丽无瑕”飞入了我的耳朵,思绪随着这句话让我想

到了《红楼梦》,在我的印象中《红楼梦》是一本十分让人为之掉泪的书籍。儿

时总想读完这本书,了解它的魅力。但我总是为自己找借口,也总是不读完。至

今,却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了解个大概。但,宝玉黛玉之间的感情却又让我感

到太过悲哀。

这句诗是“黛玉葬花”时的句子。乍看时,心中就不免感觉有一丝悲哀。葬

花时的伤感又有谁人知?黛玉竟由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今日是她葬花,明日又

是谁看她呢?我想在那个封建的社会,黛玉的哀愁恐怕只有与她相通的宝玉明白

吧。你的哀愁恰似一朵莲花,层层叠叠,相互交错,最终凄美得却又那样动人。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黛玉的哀愁显而易见,她的感伤是可以被任何东西所感染。我能领会她在那

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有人说:是她的自卑让她纠结一生。我想,这也正是上天

赐予她的。正是她的多愁伤感才会有《红楼梦》的感人。使人同情与愤慨。你的

哀愁好比一江春水,流流停停,或急或慢,最终流过之处却又感人肺腑。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其中,黛玉的死最让我无法释怀,不过到最后,又只是感到悲哀罢了。在本

应是最开心的时候,却是最悲哀的时候。在那个当天,黛玉因伤心过度而无法自

拔,最后遗憾.伤心而死了。宝玉却又因此绝望了。你的哀愁正如昙花初现,悄

悄绽放,不俗于世,最终让人惊叹凄美却又过目难忘。

有人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丽无瑕。但,在我看来。黛玉,你的哀

愁,一定会有人懂得。《红楼梦》,你的魅力,也一定会有人欣赏来懂得你的哀

愁。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黛玉,我读懂了你的哀愁!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3

嗨!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又看了不少课外书呢!我看了

文档评论(0)

166****60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