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年级必修《陋室铭》
苏教版八年级必修《陋室铭》
学目的: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韵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解释题目,介绍写作背景
1.导入课文:
师:前一阶段有一首《考试铭》流传很广,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
过?(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
说传得快,杂志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
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哪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
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考试铭”读起来很
好笑,但没有什么价值。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锡的这篇陋室铭,对比
一下就会明白,不管是从节奏上,意境上,思想上,陋室铭都远远高于考试
铭.
2.解释题目:
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题目题目中中陋室陋室是什么意思?简陋的房子.“铭”是什么意思?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明
白白了了陋室铭陋室铭三个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就是对陋室进行歌颂.
结合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主要是要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
颂。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3.介绍作品背景:
大家知道多少有关刘锡的事?给大家讲个有关这篇文章来源的小故
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
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
应住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锡
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
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
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
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
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
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锡的这篇
《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二.解释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1.解释字词:
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等同学们没有问题后,有重点地解释课文.
重点字词: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
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
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
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2.理解课文内容:
齐读一遍课文,提问同学来译课文,老师从旁提示.
(译文: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也就有了名声。水
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虽然我所
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
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平
日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
不学无术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阅研读用泥金
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紊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
需要劳心伤神。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
同西蜀的扬雄故居般出名。就像孔子说的: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
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
给课文分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考前动员发言稿.pdf
- 2D和3D图像重建技术的比较与改进研究.pdf
- 西交《战略管理(高专起)》在线作业满分答案.pdf
- 大学生旅游现状调研报告.pdf
- 学校艺术馆运营思路及管理方案.pdf
- 心理团体活动策划方案.pdf
- 护理学护师: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题库.pdf
- 注册营养师练习题七.pdf
- 金牌学案历史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pdf
- 【用户手册】ZD-WR-C1210_ZD-WR-C1220说明书.pdf
- 定向音柱DS-TAA101-D30用户手册.pdf
- UD25653B-A_海康威视视频综合平台(DS-B21)_安装指南_V2.0_20221027.pdf
- 课题申报参考: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历史经验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自然保护地公益限制补偿的法律制度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陈云诞辰120周年专题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中西对话视域下的“迷信”观念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注册制下证券研究行业风险信息披露的动因、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作为社会技术集合体的中国县城网吧历史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