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精选6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4)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23人,女23人。大多数学生具
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有良好的
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所以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
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
化工作。
二、教材简析: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如六年级上
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
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
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
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
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
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
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
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
《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
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语文与
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
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每一册安排一个“学
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
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
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突出了重点学习习惯项目的培养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
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
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
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
《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
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
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
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
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四)、关注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
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
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
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
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阅读教学: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
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
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
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
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口语交际: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