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像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的父亲是个会木工手艺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爱迪生在家中排行第七,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爱迪生小时候身体比较瘦弱,总爱站着或坐着不动,静静地观察事物或者思考问题。他对周围所有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春天草木萌芽,秋天果实累累,他在思索果实成熟的奥秘。他经常向母亲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母亲十分懂得儿子的心理。尽可能地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并启发他再想再看。他的母亲保护他好问好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积极性。
后来,家中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爱迪生不得不在11岁时走出家门,挣钱糊口。起先他帮人送些花去市场卖。不久新修的从休伦到底特律的铁路通车了,他就到火车上去卖报。此时他对电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实验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爱迪生在车上卖报,空闲的时间较多,所以多次向车长恳求,允许他在车上做实验。得到允许后,他把家中的一部分实验用品搬到了一节行李车上,在车厢的一角布置了一个实验室,一有空就去做实验。
1869年爱迪生来到纽约。当时的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黄金股票的买卖特别流行。在黄金交易所有一台报告行情的机器。爱迪生没有找到职业,却对这台机器发生了兴趣,仔细研究了机器的结构。没多久他对机器的结构了解得清清楚楚。经理聘请爱迪生担任机械室主任,负责管理机器的全部工作。并答应给他每月300元的工资。爱迪生喜出望外。从此他可以用这笔钱买更多的实验用品和书籍来进行他的发明工作。
爱迪生研究所的第一项发明是电话送话器。1876年初,美国科学家贝尔首先研究成功并发明了电话机。但是这种电话机有个明显的缺点,发话人要大喊大叫才能使对方听清楚。所以尽管贝尔在到处推广他的电话,但是不少人怀疑这种电话的实用价值。爱迪生懂得创造的甘苦,他认为如果把送话器的灵敏度提高,只要和平时讲话一样而对方能听清楚,电话机就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他组织人员进行了反复研究,用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最后发现用炭精代替硫酸和炭杆,效果就好得多。于是炭精送话器诞生了。
爱迪生在研究电话时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一次,爱迪生在调试送话器,因为他耳朵听觉不好,就用一根金属针来感觉送话器膜片的震动。他发现随着说话声音的变化,接触在膜片上的金属针也随声音产生不同的但是有规律的震动。这时爱迪生的脑中的灵感像一道闪光一逝而过,他马上想到,如果这一程序是反的,即让金属针发生有规律的震动,那么不是可以复制出声音来了吗?关键是要把这细小的颤动记录下来。爱迪生激动万分,如同今天没人能把时间留住一样,当初是没有人能留住声音的。一连4天,爱迪生几乎没从实验室出来,人就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做着实验。他把钢针尖固定在锡箔上滑动,刻下深浅不一的纹路。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圆筒,圆筒底上有一片薄铁皮,铁皮中央装有一根短一针。当他用短针在锡箔纹路上滑动时,果然发出了声音。但是讲一句话要一条很长的纹路,而每句话的纹路是不一样的,纹路又不能重叠。怎么办呢?又是长时间的苦苦思索。最终他想:如果把锡箔卷在一个带有细螺纹的圆筒上,当圆筒旋转时,针尖就会在锡箔上一圈一圈地滑动,纹路重复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爱迪生的“会说话的机器”问世后,纽约所有报纸都在重要版面位置予以报道。消息传遍了全世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架机器还被送到英、法、德等国展览。1878年2月,爱迪生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那年,爱迪生才30岁。
在此同时,另一位发明家贝尔在1881年也发明了留声机。贝尔的一个堂兄弟发明了用圆盘形的唱片代替大圆筒,基本上与现代唱机的形式相同。
1878年秋天,留声机被送到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展出,获得发明奖。在这次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俄国工程师发明的电烛,这个发明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以前,人们一直用煤气灯、蜡烛或者油灯做照明,这些灯都不很明亮,还会产生黑烟。所以,许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想试制经济实用的照明用具,爱迪生也是其中的一个。
爱迪生的研究工作开始了。他睡在实验室,吃在实验室。有时连续实验30个小时以上。累了就在书堆里打个瞌睡,饿了吃个面饼。他总结研究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走出自己的路来。他还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光笔记本就用了200多本,总页数达4万页以上。爱迪生也对“电烛”进行了研究,发现“电烛”只不过是一种改进了的弧光灯,没有克服弧光灯的缺点。爱迪生了解到,发明弧光灯的戴维做过一个实验,让电流通过白金丝,白金丝会发光,但是白金丝很快就会烧光。爱迪生经过反复比较,认为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只要解决白金丝的发光寿命问题,白炽灯就有成功的可能。所以关键是要找到一种电阻不大、又耐高温的材料。他试用寸把长的纸条烧成炭来做灯丝。当把电源接上时,这条烧成炭的纸亮了一下就断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空气中的氧气是白炽灯的大敌。他决定先在改进灯丝和把灯泡抽成真空这两方面入手。
电灯泡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