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深解读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对于给定的地理事实,能够独立辨析其与多个自然要素的关系,并能确定主导的相关性因

素。

区域认知:在具体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自然环境的组成

1、自然环境的物质组成: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液态水为主的水圈、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

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2、主要环境能量:地球内能和太阳能。

3、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考点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整体性是指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3)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

动全身”。

(4)整体性表现在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大到全球尺度的海陆对比,小到地方性尺度的森林系统。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性效应。

比如,形成土壤的功能、生产有机物的功能等;东亚季风的形成,也是大陆与大洋组合后产生的新功能。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

的能力强,稳定性就好;反之,则表现为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1)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

(2)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

衡。

考点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整体性的积极意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

2、理论依据:

(1)单项资源及其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相互影响的。如黄土高原。

(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如废弃矿石堆。

例如,平均每生产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

使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拓展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

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

拓展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

气候→地貌

气候与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

地貌→气候

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

气候与气候→水文

季节变化小

水文

文档评论(0)

138****3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