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不等式选讲
一、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定理1:如果是实数,则≤,当且仅当≥0时,等号成立。
注:(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向量形式与几何意义:当,不共线时,≤,它的几何意义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不等式≤±≤中“=”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不等式≤≤,在侧“=”成立的条件是≥0,左侧“=”成立的条件是≤0且≥;不等式≤≤,右侧“=”成立的条件是≤0,左侧“=”成立的条件是≥0且≥。
定理2:如果是实数,则≤,当且仅当()()≥0时,等号成立。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a与>a的解集
不等式
a>0
0
a<0
<a
{<x<a}
>a
{>a或x<}
{∈R且x≠0}
R
注:以与±表示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原点的距离;||±)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点的距离之和(差)
(2)≤c(c>0)和≥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c;
②|≥c≥c或≤.
(3)≥c(c>0)和≤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方法一: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法二: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方法三: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二、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
①理论依据:a>>0<b<0.
②证明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得出结论。
注:作差比较法的实质是把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判断问题转化为一个数(或式子)与0的大小关系。
(2)作商比较法
①理论依据:
②证明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2.综合法
(1)定义: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到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做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2)思路:综合法的思索路线是“由因导果”,也就是从一个(组)已知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必要条件代替前面的不等式,直至推导出要求证明的不等式。
3.分析法
(1)定义: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思路:分析法的思索路线是“执果索因”,即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来代替前面的不等式,直到打到已知不等式为止。
注: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内在联系是综合法往往是分析法的相反过程,其表述简单、条理清楚。当问题比较复杂时,通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分析法寻找证明的思路,用综合法叙述、表达整个证明过程。
4.放缩法
(1)定义:证明不等式时,通常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放缩法。
(2)思路:分析证明式的形式特点,适当放大或缩小是证题关键。
5.除此之外还有反证法和数学归纳法
【绝对值不等式习题】
【例1】不等式的解集为
(A)[-5.7](B)[-4,6]
(C)(D)【答案】D
【解析】由不等式的几何意义知,式子表示数轴的点与点(5)的距离
和与点(-3)的距离之和,其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8,结合数轴,选项D正确
【例2】已知集合,则集合.
【答案】
【解析】∵,
,
∴.
【例3】对于实数x,y,若,,则的最大值为.【答案】5
【例4】不等式的解集是.
【解析】。由题得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例5】若关于x的不等式存在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存在实数解,有或
【例6】已知函数f(x)25|.
(I)证明:-3≤f(x)≤3;()求不等式f(x)≥x2-815的解集.
解:(I)
当
所以
()由(I)可知,
当的解集为空集;
当;
当.
综上,不等式
【例7】已知函数
(1)解关于的不等式;
(2)若函数的图象恒在函数图象的上方,求的取值范围。
解:(1)不等式,即。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即,即或者,即或者,解集为。(5分)
(2)函数的图象恒在函数图象的上方,即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即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由于,故只要。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不等式证明习题】
【例1】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f(a+b,2)+\f(b+c,2)+\f(a+c,2)>a+b+c.
证明:由a,b,c为正数,得
\f(a+b,2)≥\r();\f(b+c,2)≥\r();\f(a+c,2)≥\r().
而a,b,c不全相等,
所以\f(a+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