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冬虫夏草的记载.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虫夏草的记载

摘要:冬虫夏草,1300年前中医药典籍中已有记载,在民间流传超过2000

年,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没有任何一味可以单独替代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味甘,

性平。归肺、肾经。补肺,强肾,益精气,理诸虚百损的描述,是中华民族千年

经验与智慧的总结。

一.中医药等历代典籍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

冬虫夏草是与参、茸齐名的珍贵滋补品,1300年前中医药典籍中已有记载,

在民间流传超过2000年,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没有任何一味可以单独替代冬虫

夏草。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归肺、肾经。补肺,强肾,益精气,理诸虚百损”

的描述,是中华民族千年经验与智慧的总结。正是因为冬虫夏草成为中医药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流传至今。

中医药等历代典籍中,包括《吾三卷香》、《寿世保元》、《本草备要》、

《本草二经》、《甘露宝库》、《本草图说》、《四川通志》、《本草从新》、

《本草纲目拾遗》、《纲目拾遗》、《柑园小识》、《文房肆考》、《药性考》、

《重庆堂随笔》、《得毂轩丛膘》、《本草分经》、《本草问答》、《金川琐记》、

《本草正义》、《本草再新》、《本草用法研究》等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吾三卷香》记载:“冬虫夏草可治胃痛,筋骨疼痛。”

1615年,明朝内府大御医、著名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中《药性歌

四百味》记载:“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虚劳咯血,阳痿遗精。”

1694年,汪昂的《本草备要》:“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

止劳咳。”

《本草二经》记载:“入肺肾二经。”

15世纪,《甘露宝库》记载了冬虫夏草。日本金城典子博士的译文如下:“冬

虫夏草能够恢复身体失去的精气,调理全身的身体机能,除去因为过于偏重体力

的增强而产生的疾病,避免罹患消化器官方面的疾病。对于任何疾病都很有效,

无副作用,是具有多种效能的宝库。”

1757年,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入肺、肾经。甘、平。保肺、益肾、止血、

化痰、已劳嗽。治膈症皆良。……保肺气,实腠理,补肾益精。主治:肺虚咳喘,

痨嗽,痰血,自汗,盗汗,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1765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膈症,蛊胀,病后虚损。“夏

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功与人参、鹿

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冬虫夏草性温暖,补精益髓,

此物保肺气。”“周兼士:性温,治盅胀,近日种子丹用之。”

1795年,清龙柏(佩芳)的《药性考》(原名《太医院手记》):“味甘、性

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嗽,治

膈症皆良。”

朱排山的《柑园小识》中记载:“冬虫夏草生打箭炉,冬生土中如蚕,较蚕

差小,如三眠状,有口眼,足十有二,宛如蚕形,苗不过三、四叶……”“以酒

浸数枚啖之,治胶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以番红花同藏则不蛀。或云:与雄鸭

同煮食,宜老人。”

地方志《四川通志》记载:冬虫夏草出里塘(土司名,今四川理化县),拨浪

江山。明谓之温暖,其说其是,又称其补精益髓,则盛言其功效耳,不尽可凭也。

此物补肾,乃兴阳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虚热。

《得毂轩丛膘》:“土人往往取以炖鱼肉鸡鸭食之,大补肾水;亦可配合补

药老年人食之更宜。余求得数十枚,溶示于人。或曰,人患心头疼。以此虫煎汤

食之,立愈,永远不发。”

1778年,唐铨衡的《文房肆考》记载:孔裕堂,桐乡乌镇人,述其弟患怯,

汗大泄,虽盛暑,处密室帐中,犹畏风甚,病三年,医药不效,症在不起,适有

戚自川解组归,遗以夏草冬虫三斤,遂日和荤蔬作肴炖食,渐至痊愈,因信此

物之保肺气,实腠理,确有征验,嗣后用之俱奏效。

1808年,王秉衡的《重庆堂随笔》:“冬虫夏草,具温和平补之性,为虚疟、

虚痞、虚胀、虚痛之圣药,攻胜九香虫。凡阴虚阳亢而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

不但调经种子有专能也。”秦武域的《闻见辩香录》:“土人剖而食之,云其性

热,大滋补。亦有阴于束为把以馈遗者。”

1840年,姚澜(又名维摩和尚)的《本草分经》:甘,平。补肺肾,止血化痰,

治劳嗽。

李心衡的《金川琐记》:“俗称虫草初生,朗芽一缕如鼠尾,长数寸,无枝

叶,杂生细草中,采药者需伏地寻择,因芽及根。虫形未变,头嘴倒置土中,短

尾对生,背有蟞曲纹,棱棱可辨,芽从尾出,盖直僵蚕,非仅形似也。然

文档评论(0)

191****7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