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骨折复位手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骨折复位手法

第九章手法

第二节骨折复位手法

提要

尽管在我国正骨手法流派众多,分支各异,归纳起来无非就

是手摸心会,术者通过对伤部的细致触摸,探明骨折的具体部位和移

位特点,结合影象学分析,形成对骨折的立体印象;拔伸牵引用于克

服骨折的重叠移位;旋转屈伸可纠正旋转和成角畸形;提按端挤主要

用于纠正骨折的侧方移位;摇摆触碰可使横断或锯齿样骨折趋于稳定;

夹挤分骨主要用于手足、前臂和小腿部位的整复;折顶回旋是对拔伸

牵引手法的补充,折顶可纠正不能为单纯牵引所纠正的重叠移位,而

回旋手法可以纠正骨折的背靠背移位;按摩推拿主要用于整复后的软

组织的理顺。

在整个手法治疗过程中,要求给病人提供一个无痛或基本无

痛的环境。具体的操作方法应遵守手法应用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早、

稳、准、巧。可以借助影象器材手法复位骨折,但不宜提倡,即便要

使,也要作好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

手法整复骨折的X线标准非常重要。对每一骨折原则上都要

争取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因为骨折在解剖位置上可以获得最佳

的愈合机会和功能康复可能。病人的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不同,复

位的最后接受标准可有差异。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其他部位骨

折最低也应达到功能对位,即骨折复位后无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

肢体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功能可以完全或几近完全

程度,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上的基本要求。

教材原文

发挥

一、应用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应用正骨手法可以解决许多临床问题试行手法复位。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代又一代医

务工作者的不解努力,传统的正骨方法已经得到了发扬光大。现在的

中医骨伤科医生已不再是传统上的正骨拿环郎中,他们即可以应用手

法对一般骨伤进行闭合整复,也可以通过手术实行对骨折的开放复位,

并在手术中进一步地发挥中医手法的优势,缩短复位时间,减少病人

痛苦。

(二)应用手法整复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按

照手法原则进行正规操作。手法虽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是它

是靠医生来实现的,并且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从另一角度来说,手法

不是万能的,不能勉强。当手法不可能完善地解决问题时,应该为病

人选择手术或其他更有利的方法。

(三)在进行手法整复前,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必须是良好和稳

定的。在整复时让病人采用舒适的体位,并给予适当的止痛和麻醉,

对顺利完成整复,避免并发症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做虽然费事,但

是很人道。

(四)在X线透视下整复骨折,虽然有一点精神,但是不值得提

倡。施加暴力或反复多次的手法整复对病人是有弊而无一利的,应予

避免。

(五)最后的X线复位标准应该从严掌握。老年人一般健康状况

不理想,对功能要求不高,或拒绝手术者,复位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低龄儿童长管状骨骨折可以允许轻度的重叠移位、侧方移位或成角,

在以后的发育中可以完全或几近完全矫正。较大程度成角或旋转移位

必须予以纠正,否则可以引起发育畸形。

(六)病人及家庭成员对骨折功能对位的X线标准的认可程度会

有差别,医生可以予以解释。对实在接受不了的,可以考虑手术开放

复位。

二、正骨八法的操作应用

(一)手摸心会

顾名思义,用手摸,用心去领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手法手法总论》总论》有以有以下记载下记载,,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患者不知

其苦其苦。该手法有以下意思:

1。古代,没有X线等影象设施,无法得到可供直观的图象,所以

古人全凭借术者对伤部的直接触摸而获得有关骨折的一手资料。用手

细致地触摸,用心去感知是否骨折,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移位特点。

2.使现代有了先进的影象设备,医生还是必须用手来进行手法

整复。通过阅读X光片,医生能够较

容易地判断骨折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用手进一步触摸,可

以在脑海里形成骨折的立体图像,在实际正骨时用脑指导手去操作。

3.学者应该养成两个好习惯:(1)动手之前多观察(伤部特征,

X线特征),(2)操作之中多思考

文档评论(0)

176****17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