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pptVIP

14-8-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授课内容

虫媒病毒

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虫媒病毒是生态学名称,是根据其传播方式归纳到一起的一大类病毒。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有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的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以及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乙脑病毒呈小球状,直径40~70nm,基因组为单正链RNA,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包膜。

抗原性稳定,迄今只发现一个血清型。

最易感的动物为乳小鼠。

对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敏感,不耐热,56℃30分钟、100℃2分钟均可使之灭活。对化学消毒剂也较敏感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乙脑病毒的传染源是带毒的蚊子和猪、牛、马、驴、羊等家畜。在我国,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2.传播途径乙脑病毒通过带毒的蚊子叮咬传播。由于蚊子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3.流行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我国除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

致病机制:

带毒蚊虫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

少量入血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

二次病毒血症

突破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顿挫感染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临床特点:

轻型:体温通常38℃~39℃,患者神志始终清晰,不同程度嗜睡,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多在一周内恢复。

普通型:体温常在40℃左右,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病程约10天。

重型: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持续性抽搐,出现呼吸衰竭,恢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

极重型: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防治原则

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措施是防蚊灭蚊、疫苗接种和动物宿主的管理。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登革病毒

生物学性状

登革病毒为一种球形颗粒,直径45~55nm。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具有双层脂质包膜。

根据抗原性不同,将登革病毒分为四个血清型。

病毒对乙醚、氯仿、胆汁和去氧胆酸盐等敏感,50℃30min或54℃10min、紫外线、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使之灭活。

带毒蚊虫叮咬

网状内皮系统增殖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感染细胞释放激酶等

大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二、登革病毒

致病机制:

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登革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4~8天

登革热:发热、骨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全身中毒样症状(轻型、典型、重型)。

登革出血热:开始为典型登革热,出血倾向严重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登革休克综合征: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二、登革病毒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登革病毒血凝抑制抗体,亦可用抗体捕获ELISA法及斑点免疫测定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作为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

病毒核酸的检测有助于病毒的快速诊断及病毒的分型

二、登革病毒

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手段,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特异性预防,亦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登革病毒感染。

三、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

蜱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

多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少数经10~14d潜伏期后,出现高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昏迷等症状

病死率约20%~30%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对森林脑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人类重要的出血热病毒

病毒类属

病毒

媒介

疾病

分布

布尼亚病毒科

汉坦病毒

啮齿类动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美洲、欧洲、亚洲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中国新疆、欧洲

黄病毒科

登革病毒

登革出血热

东南亚、南美

黄热病病毒

黄热病

非洲、南美

披膜病毒科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热

亚洲、非洲

沙粒病毒科

Lassa病毒

啮齿类动物

Lassa热

西非

丝状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

未确定

埃博拉出血热

非洲

一、汉坦病毒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HPS)两类急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6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