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赏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赏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

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赏析,欢迎

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凉州词二首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

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

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

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

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

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

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

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

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

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

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

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白话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

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

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1: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

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

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

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

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

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

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

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

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

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

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

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

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

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

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

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

“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

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

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

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

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

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

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

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

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

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

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

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

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43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