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卫生资格考点: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
胆汁由约75%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
约800~1000ml。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
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
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
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
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非消化期间
胆汁存于胆囊中。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
至十二指肠内。
?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肝内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二
是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受阻,引起的阻塞性黄疸。胆道阻塞,毛细胆管
内胆汁流不出去,以致压力升高,胆汁浓缩或胆栓形成,也反过来阻碍
胆汁的分泌.
?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
?由于各种原因使肝细胞排泌胆汁障碍,以致肝内胆汁淤滞和血中
胆汁成分增多,而无胆道阻塞者,称为肝内胆汁淤积。可见于原发性胆汁
性肝硬变、病毒性肝炎、某些药物的损害(如酒精、氯丙嗪、睾丸酮、
妊酮等)及个别孕妇。其病变特点:光镜下,可见有肝细胞肿胀,内有
胆色素沉积;严重的,有少数肝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胆管内胆汁浓缩和
有胆栓形成。电镜下,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变平、甚至消失,
滑面内质网呈不规则之增生,线粒体的嵴卷曲,毛细胆管周围溶酶体增
多等。
?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
有关:
?(1)自身免疫机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被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早期见小胆
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小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坏死;以后发展成小胆
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小叶间胆管萎缩,数目减少。病人血中抗线粒体
抗体、抗小胆管抗体检出率高,免疫球蛋白浓度高。
?(2)滑面内质网功能障碍
?胆固醇先在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羟化,再在线粒体中进行侧链氧
化,生成游离型初级胆汁酸(primarybileacibs),其中主要是三羟基的胆
酸(cholicacid)和二羟基的鹅脱氧胆酸(lithochocholicacid)很少。游离型
胆汁酸再与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形成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如牛磺胆酸
或甘氨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或甘氨鹅脱氧胆),与胆红素、胆固醇形
成亲水性强的乳粒,分泌入毛细胆管,经胆管排入肠道。胆汁酸盐在肠
内受细菌作用,水解脱羟,成为次级胆汁酸(secondarybileacids),例如
牛磺胆酸变为脱氧胆酸(deoxycholicacid),甘氨鹅脱氧胆酸变为石胆
酸,然后被重吸收入肝,再经过羟化生成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肝细胞主动分泌胆汁酸盐,使毛细胆管内渗透压升高,使水和电
解质进入毛细胆管,因此胆汁酸盐是决定毛细胆管胆汁流量的重要因
素,这部分胆汁称为胆盐依赖性胆流(bilesaltdependentbileflow,
BSDF)。滑面内质网质损,羟化胆固醇功能降低,此时胆固醇直接经侧
链氧化而生成大量的石胆酸;从肠道重吸收入肝的石胆酸也增多,而在
肝内又不能再羟化,因而在细胞内石胆酸过多。胆汁酸为两亲性化合
物,一端为极性基团(-0H等),另一端为非极性基团(CH等),胆酸和鹅
脱氧胆酸含羟基较多,极性较高,与胆红素和胆固醇形成的乳粒亲水性
强,较易通过毛细胆管微绒毛分泌入毛细胆管,而石胆酸的羟基少,极
性低,与胆红素和胆固醇形成的乳粒亲水性差,在毛细胆管微绒毛内发
生淤积,渗透活性降低,从而使胆盐依赖性胆流减少,引起肝内胆汁淤
积。
?(3)毛细胆管内胆流受到抑制胆盐分泌可以带动水分流入毛细血
管,这是推动毛细胆管内胆管内胆汁流动的一个因素。但是,在毛细胆
管内胆汁流动率中还有40-70%是由另外的因素推动的,叫做不依赖于
胆盐的胆流(bilesaltindependentbileflow,BSIF)。BSIF在毛细胆管的胆
汁流中似有更重要作用。实验证明,氨丙嗪、雌激素、特别是炔雌醇可
抑制BSIF。凡能抑制细胞质膜Na+-K+-ATP酶的物质(如毒毛旋花苷),
可抑制BSIF。氯丙嗪和炔雌醇(避孕药)在人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可能
是通过抑制Na+-K+-ATP酶而起作用的。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