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竹子的药用价值.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子的药用价值

熊猫爱吃竹子是我们都知道的,可是大家知道吗,竹子不仅是熊猫

的食物,还是对我们有极大功效的药材。竹子的全身都是宝,它的各个

部位对我们治疗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竹子的药用价值,欢迎阅读。

?竹笋

?为禾本科植物竹的新生嫩芽,按采收季节不同,分为冬笋、春笋

和鞭笋(夏季采摘)几种。竹笋营养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具有很高的

药用价值。其性微寒,味甘,具有益气开胃、清热化痰、通利水道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纳呆食少、肺热咳嗽、消渴等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

《千金方》载: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现

代药理研究表明,竹笋所含的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水分的储存量,软化

粪便易于排出,起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通利大便的作用。同时

其排毒功能还可减少胃肠癌、乳腺癌的发生。

?竹叶

?又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

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

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药品

化义》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主治暑热消渴,胸中

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

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

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

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

肌肤等功效。研究还证实,淡竹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

制作用。用于清心利尿,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

热淋尿痛,以及外感风热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竹茹

?又名淡竹茹、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

中间层,成卷曲扭缩丝状团形,入药可生用,亦可将生姜水与竹茹充分

拌匀,置锅內微炒制成姜竹茹。其性凉,味甘苦,入胃、胆经,具有清

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

惊悸失眠、中风痰盛、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

症。《药品化义》载: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

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

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

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竹心卷

?又名竹针、竹心,为嫩竹叶卷面而未张开的幼叶,与竹叶性味、

功效相同,具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清火力较强,多用于温

热病心热烦闷、神昏等证。《本草再新》就记载:(竹卷心)清心泻火,解

毒除烦,清暑利湿,止渴生津。用其泡服代茶饮,能治复发性口疮和慢

性前列腺炎。

?竹黄

?又称天竺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

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自

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

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

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

痫等症。《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

(时珍)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

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小儿药证直

诀》中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有竹黄这味药。

?还有竹衣(金竹杆的内膜)、竹精(新竹管腔内之液汁)等亦入药。

竹衣治喉哑劳嗽,竹精治汗斑。可以说竹子全身皆是宝,入药治病把疾

疗。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