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pdfVIP

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

见》《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工作要求,为加快推

进我市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特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考虑

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

避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是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局部。

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

义。

生态优先,体绿融合。开展体育公园新业态,加强体绿融合,

统筹促进体育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绿色空间中嵌入体育健身

元素,推动健身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

健身新载体,促进全民健身回归自然。

科学规划,便民可及。根据区域转型规划、自然生态资源、

人口规模趋势、存量资源利用等因素进行合理均衡布局,结合“千

座公园”计划同步布局设置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公园,将体育公

园作为五个新城、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拓展全民健身空间的优先

形态,在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因地制宜嵌入全民健身设施,增强公

益性,提高可及性,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

多方参与,灵活高效。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探索灵活多样的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在体育公园内布局

全龄友好的健身设施,提高专业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增进建设效

率、运营活力和服务效能。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依托城市生态空间和公园绿地布局,逐步形成

分布较为均衡、服务覆盖面广、体绿深度融合,兼具普惠性和特色

化、运行可持续的体育公园体系,努力把体育公园打造成为全民

健身的全新载体、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和提升城市品位

的重要标志,将更多更好的体育休闲空间资源留给市民,将更便

利优质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市民。

——“十四五”全市至少建设20座、各区至少建设1座占

地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通过工程建设,拓展全市体育场

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更好发挥全民健身作用。

——在符合条件的各级各类公园嵌入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一

大批家门口的体育公园,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民健身公

共服务能级,初步形成我市体育公园体系。

一一依托滨江岸线开发、厂区园区转型、郊野公园升级等,

因地制宜嵌入全民健身功能,开展特色体育运动,打造市民休闲

健身新去处。

三、建设要求

L

(一)分类指导规划建设。根据国家指导意见有关原贝结

合我市实际,合理规划体育公园建设规模和体育设施用地占比。

一一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比

不低于65%,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15%(或不低于2万

平方米),健身步道不少于2公里,运动场地不少于10块,可同

时开展体育工程不少于5项。

——占地面积4万至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

比不低于65%,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20%(或不低于1

万平方米),健身步道不少于1公里,运动场地不少于6块,可

4

同时开展体育工程不少于项。

一一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的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比不

低于65%,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20%,合理设置健身步道、

健身广场、健身器械、儿童乐园等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体育工程

不少于3项。

(二)坚持绿色生态底色。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公园陆地面

积的比例不得低于65%,确保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

态系统,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打造运动场景。体育公园要与生产生活空间有机融合,一般不

文档评论(0)

136****3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