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设计:九级下《诗词五首》.docx

【推荐下载】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设计:九级下《诗词五首》.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键入文字]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设计:九级下《诗词五首》

?(行路难、凉州词、咏煤炭、虞美人bull;春花秋月何时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集录的五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唐宋明三代,风格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多

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悠远。从不同角度表述了作者的心志,抒发了人生

情怀。课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引用的典故较多,音韵铿锵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宜立足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

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培养学生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使他们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同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一些古代诗词名句,

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计划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宜以学生

的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点批注,思考、联想,讨论交流,

进而深层次挖掘古代诗词丰富的内涵。教师可用录音或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对疑

难处加以点拨。由于课文容量较大,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

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

1

[键入文字]

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

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三、导读〈行路难〉:

?1.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

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

课文后再做结论。)

2

[键入文字]

?3.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

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

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

抑郁不平之感。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

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

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5.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

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

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

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

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

3

[键入文字]

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

努力进取的力量。

?6.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师再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引导

文档评论(0)

186****9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