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寻找肌理》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寻找肌理》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寻找肌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地位

在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单元开启了学生对美术元素中质感表现的探索之旅。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美术启蒙阶段,通过对“寻找肌理”这一主题的学习,将逐步建立起对周围世界视觉感受的多元认知,从单纯的观察逐步走向有意识的艺术感知。

(二)内容结构

教材围绕肌理展开多方面的内容呈现。首先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图片,如树皮的粗糙纹理、丝绸的光滑质感、马赛克瓷砖的规则排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肌理的视觉差异。同时,教材中穿插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活动示例,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去发现和感受肌理。课文内容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育价值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本单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肌理中发现美、感受美,为今后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奠定基础。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同肌理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肌理,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以兴趣为导向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通过趣味导入、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肌理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课堂开始设置一个“神秘盒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盒子里的物品来感受不同的表面触感,引出肌理的概念。

(二)多感官体验

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肌理的视觉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触摸体验活动感受实际质感,播放一些与肌理相关的声音(如风吹树叶沙沙声、雨滴落在玻璃上的滴答声等)来丰富学生对肌理的感知。

(三)艺术实践与生活结合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肌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肌理之美,并通过简单的艺术创作来表现肌理。比如,用拓印的方法将树叶的纹理印在纸上制作成一幅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肌理的概念,认识不同的肌理类型,包括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掌握一些观察肌理的方法,如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等,并能简单描述不同肌理的特征。

学会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肌理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肌理的概念,认识常见的肌理类型。

掌握观察和感受肌理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描述肌理特征。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的方式表现肌理效果。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肌理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肌理的实物,如石头、布料、羽毛等,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颜料、纸张等,还有拓印工具,如海绵、树叶、颜料等。

制作教学课件,包含丰富的肌理图片、动画演示等内容。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奖励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

(二)学生准备

彩笔、绘画本、剪刀、胶水等常用美术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装饰精美的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藏着一些有趣的东西。

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闭上眼睛从盒子里摸出一件物品,但不能看。然后让他们用手仔细触摸物品的表面,感受其触感。

请学生们描述摸到物品的感觉,如“滑滑的”“有点粗糙”“凹凸不平”等。

教师展示学生摸到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物品表面的特征,引出“肌理”的概念: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就是肌理。

(二)知识讲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肌理的分类)

展示大量图片,包括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沙滩等)、动植物(如动物的皮毛、植物的叶子和花朵等)、生活用品(如陶瓷、塑料、金属制品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表面特征,将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讲解自然肌理是自然界中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纹理,如树皮、石头的纹理等;人造肌理是通过人工加工制造出来的纹理,如布料的花纹、建筑材料的表面处理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列举身边的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的例子。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三)观察与感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教师将收集到的各种实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如一块粗糙的树皮、一块光滑的丝绸、一片有脉络的树叶等。

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触摸,仔细感受不同实物的肌理特征。引导学生从纹理的形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