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院
年季学期《美术鉴赏》试卷(A)
适用班级_
考试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得分
复核人
实得分
阅卷人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人物画历史悠久,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物画的作品是()
A.《驭龙图》与《车马人物出行图》 B.《洛神赋图》与《人物龙凤图》
C.《人物龙凤图》与《驭龙图》 D.《战国帛书》与《车马人物出行图》
2、五代花鸟画家______的画风在北宋画院花鸟画坛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这一时期品评花鸟的标准。()
A.文同B.黄筌C.徐熙D.崔白
3、人物画______是取材于三国著名文学家曹丕所著作品,画中描述主人公在水边与美丽的仙女相遇而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
A.《捣练图》B.《游春图》C.《洛神赋图》D.《踏歌图》
4、《愚公移山》是现代画家______的作品。()
A.李可染B.潘天寿C.齐白石D.徐悲鸿
5、中国画《根扎南国》是我国当代画家______的作品。()
A.李苦禅B.汪国新C.吴冠中D.范曾
6、我国文字发展的历程中,介于篆书与楷书之间的书体是:()
A.小篆B.隶书C.章草D.行书
7、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发展到______已全部完备。()
A.魏晋B.南北朝C.东汉D.唐五代
8、______被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圣()
A.怀素B.张旭C.徐渭D.王羲之
9、尼德兰画家______改善了油画材料,使用布鲁日光油结合蛋彩乳液和亚麻仁油作画,颜料的干燥速度较快并能反复罩染,大提高了油画的表现力。
A.霍贝玛B.莫兰迪C.谢罗夫D.凡埃克
10、下面画作中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品的是()
A.《亚维农少女》B.《百老汇音乐》
C.《少女与桃子》D.《米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
11、罗中立的油画______画面上凸显着一个朴实憨厚,几乎是现实形象真实翻版的农民形象。()
A.《手相》B.《自画像》C.《父亲》D.《进城》
12、马蒂斯的作品《蓝衣女人》充分体现了画派风格。(???)
A、印象派??B、野兽派????C、立体派????D、达达派
13、______被誉为西方的“现代艺术之父”。()
A.高更B.塞尚C.毕加索D.梵高
14、中国山水画中以石青、泥金、石绿三色为主色的山水称______()
A.青绿山水B.金碧山水C.浅绛山水D.水墨山水
15、______是古希腊米隆的人体雕塑的代表作。()
A.《掷铁饼者》B.《大卫》C.《沉思》D.《维纳斯》
判断题(判断正误,打√或×。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书画艺术所用墨按其与水混合比例的大小可分五彩,即焦浓重淡清。()
2、近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巨幅作品《东山报捷》是在他之前首次以历史故事淝水之战为题材的作品。()
3、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善文、诗、书,画也堪称一绝,他的画常用雪景、剑阁、栈道、捕鱼为题材,《雪溪图》正是以捕鱼为题材的代表作。()
4、汉字是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5、杨凝式的《韭花帖》,用笔轻松自然,空灵淡远,毫无造作之气,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6、宋代书坛的总体风格是以苏、黄、米、蔡为代表尚意书风。()
7、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字体属于秦隶,其结体在篆书与隶书之间,是中国文字由篆书向隶书发展的见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