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7.060A47
备案号:38581-201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20—2013
一季稻气象条件定量评价等级
Quantitativeevaluationgradeofmeteorologicalfactorforsinglecroppingrice
2013-07-29发布2013-08-2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4/T192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军、马晓群、陈晓艺、陈金华、姚筠。
1
DB34/T1920—2013
一季稻气象条件定量评价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一季稻气象条件定量评价的气候适宜指数的计算和一季稻气象条件评价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一季稻种植区(沿淮及淮河以南)各级气象、农业、科研等有关部门开展一季稻生长发育状况的气象条件评价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一季稻singlecroppingrice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只播种并收获一次的水稻。
注:本标准将一季稻主要种植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见附录A.1。2.2
日照时数sunshineduration
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各段时间总和。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即每日实际存在符合日照定义时段的总和。
2.3
可照时数durationofpossiblesunshine
某一地点日出至日没的全部时间。它完全决定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和日期。2.4
日照百分率percentageofsunshine
某一地点的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以%为单位,取整数。2.5
三基点温度threefundamentalpointsoftemperature
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低和最高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降低或升高,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2.6
2
DB34/T1920—2013
作物需水量cropwaterrequirement
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的植株蒸腾、棵间蒸发以及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单位为毫米(mm)。
2.7
温度适宜度temperaturesuitability
某一地区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为0~1之间的无量纲相对量。2.8
降水适宜度precipitationsuitability
某一地区的降水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为0~1之间的无量纲相对量。2.9
日照适宜度sunshinesuitability
某一地区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为0~1之间的无量纲相对量。2.10
气候适宜度climaticsuitability
通过对比光、温、水等气象因子评价一个地区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本标准特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通过计算实际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同作物需求之间的满足程
度得到的定量值,来表征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为0~1之间的无量纲相对量。2.11
气候适宜指数climaticsuitabilityindex
表征作物生长发育全生育期或某段发育期的气候适宜程度的量值,逐旬气候适宜度的加权累积得到,以百分数计。
3气候适宜指数的计算
3.1总则
气候适宜指数由时段内逐旬气候适宜度的加权累积得到,气候适宜度由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构成。
3.2温度适宜度
温度适宜度计算见式(1):
Sit
TT1T2TB
T0T1T2T0B
TT
B20
T0T1
......................
(1)
式中:
3
DB34/T1920—2013
Sit——某旬的温度适宜度;T——某旬的平均温度;
T0——某生育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 34T 2170—2014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6-2011 绿色食品 沿淮地区花生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7-2011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docx
- DB34T 1578-2011 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9-2011 II优52水稻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80-2011 蓝莓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81-20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组织资质规范.docx
- DB34T 1584.1-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造林地 .docx
- DB34T 1584.3-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3部分:培育技术.docx
- DB34T 1608-2012 肉用鹌鹑饲养管理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