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7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学案(含答案)+(共119张ppt)
学案17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着眼结构,体会用法
复习目标
1.掌握理解五类虚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的方法以及掌握18个文言虚词(见《知识清单》)。
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链接高考
卷别相关题目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2023新课标Ⅰ卷(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虚词:唯、是以、之;而、其、焉①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
②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
③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2023新课标Ⅱ卷(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虚词:而、乎、与;之、斯
2022新高考Ⅰ卷(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虚词:矣、而、以、且;以、与
卷别相关题目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2022新高考Ⅱ卷(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虚词:其、数、鲜、者;之、何①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
②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
③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2021新高考Ⅰ卷(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虚词:多、之;其、则、为
2021新高考Ⅱ卷(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虚词:而、其;遂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是指在文中只起结构与语法语气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在近年高考全国卷中,文言虚词一直没有单独直接考查,往往是融合到翻译题和断句题中隐性考查;但在理解文意、翻译语句中作用重大。因此,了解文言虚词的类型与特点,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对准确快速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一、了解五类常见文言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一般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副词按用法可以分为四类。
1.表程度
用法辨析①表示“稍微之意。例如:少、稍、略。②表示“更加”之意。例如:益、弥、愈、更。③表示“非常、尤其之意。例如:最、极、甚、至、尤、良、绝、颇。
教考融通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稍:略微,稍微。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弥:更加。愈:更加。
2.表范围
用法辨析①表示“全、都、一起”之意。例如:悉、皆、咸、俱、举、凡、共、并。②表示“只、不过之意。例如: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
教考融通①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咸:都。
②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但:只。
3.表时间
用法辨析①表示“曾经、已经”之意。例如:既、已、曾、尝、向、初、始、昔。②表示“经常、一向之意。例如:常、素、雅、恒。③表示“不久”之意。例如:寻、旋、既而、未几。④表示“正、恰好之意。例如:会、正、适、方、属。⑤表示“将要”之意。例如:将、且。⑥表示“终于、最后之意。例如:终、卒、竟。
教考融通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尝:曾经。
②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向:以前。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且:将要。
4.表语气
用法辨析①表肯定,“的确、实在”之意。例如:必、诚、信、良、固、果。②表推测,“大概、恐怕之意。例如:其、盖、殆、庶。③表否定,“不、没有”之意。例如:不、弗、未、非、靡、亡、否、勿。
教考融通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信:实在。
②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殆:恐怕,可能。
③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弗:没有。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解析A项,“将都是时间副词,将要;B项,“共”都是范围副词,一同;C项,“复都是副词,又;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docx
- 【河北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3 实践活动 (含答案).docx
- 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热点练11 说明文段落位置判断(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8 文言文比较分析人物、事件类题型突破学案(含解析).docx
- 有唐一代律诗盛-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docx
- 【备考2024】中考语文二轮 专题四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复习指导与强化训练 学案(吉林专版)(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试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学案).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docx
-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 名校命制模拟卷必备.docx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学案(含答案).docx
-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4 托物言志诗(有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11 古代诗歌比较分析类题学案(含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共82张ppt).docx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红岩》知识清单及中考真题练习 学案(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整本书情节知识点超详细整理(前五十回)(学案).docx
-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docx
-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写作技法及高分范文(统编版)学案+试卷(含答案).docx
- 诗歌鉴赏专题(九上)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docx
- 现代诗歌(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docx
- (全国版)2024届中职对口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的连贯(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