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登高 优质课教学设计.pdfVIP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登高 优质课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应用: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理解“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评价。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感情脉络,体会杜甫诗歌的“诗脉顺畅”。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杜甫对秋日意象的选择,体会本诗秋日意境的阔大、雄浑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杜甫的“八重之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秋日意境之美,理解杜甫晚年作品的悲壮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

【教学课时及方法】

精读法、探究法、诵读法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引入

1.“秋”

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幅秋天的画面(5秒),现在,请睁开眼睛,请同学们说说,

你印象中的秋天有什么特征?(两图)你在秋天常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丰收的喜悦?还是

凋敝的寂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请同学们暂停视

频1分钟,一起来回忆一下,你学过哪些写秋的诗词?

朗读秋日诗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中国文人,笔下描绘出的秋各有不同的秋味,比如,回忆《沁

园春·长沙》,当风华正茂,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毛泽东,站在高处眺望秋景,他如何描写

眼前所见?(朗读《沁园春·长沙》片段),这首词选取了绚丽的色彩、生机勃勃的意象,

描绘壮阔的湘江秋景,这样的秋与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果你是老病

孤独、流落他乡的老年杜甫,当你站在高处眺望秋景,你会如何描写眼前所见?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跟随伟大诗人杜甫的登高之行,感受他的秋日情与景。请大家一起朗读。

2.解题

读诗先读题,我们一起来解题。登高二字为题,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从人事情景物

这些要素上说,我们可以得到事件是——登高,登高是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

其次,从诗歌类型上说,这是一首登临诗。同学们其实学过很多这个类型的诗歌:比如

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如登幽州台歌,比如登鹳雀楼,等等,那这一类型的诗歌,往往

包含什么感情内容呢?思乡怀人、感怀伤时、抒发身世飘零之悲、怀才不遇之叹,或者言志

说理。同学们猜一猜,杜甫的这首登高,寄寓的可能是什么感情呢?

3.作者与创作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变故,从年少悠游时

期的满怀壮志,到中年辗转客居,晚年弃官入川,他始终忧国忧民,胸怀国事,始终保有“致

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

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因而被誉为“诗史”,他用“沉郁顿挫”四个字概括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登高》这首诗,创作于大历二年。杜甫弃官入川后,一直靠好友严武接济,严武病逝

后,杜甫携家到夔州暂居,这段时间是杜甫的诗歌高产期。大历二年重阳,杜甫在夔州,也

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一带(白帝城),在夔州登高,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

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而此时杜甫已经55岁,距离他的人生终年,只余三年枯槁岁月。

二、品读鉴赏

(一)整体感知与写景鉴赏

1.朗读诗歌。

2.思考:《登高》的诗眼是哪个字?“悲”。悲从何来?探究这首诗歌的感情脉络。

3.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一幅秋日画面?

首联写了六种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文档评论(0)

156****05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