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66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及调节阀布置形式与汽缸切向进汽技术.pdfVIP

浅析66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及调节阀布置形式与汽缸切向进汽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介绍了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高

压主汽阀及调节阀创新布置形式和汽缸切向进汽技术,论证了东方汽轮

机有限公司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新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汽轮机阀门

布置形式及汽缸进汽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创新布置;切向进汽

0引言

随着发电行业对环境保护、排放指标等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轮机亟

需提高机组效率,降低热耗,提升其运行经济性。先进的结构设计是提

高汽轮机效率的关键,只有提高汽轮机热端进汽参数、优化机组内效率

以及减少冷端排汽,才能大幅度降低流场损失,提升汽轮机内效率。相

关研究表明,汽轮机在超超临界参数及大容量条件下,若继续保持传统

汽轮机结构形式,不仅不会降低流场损失,反而会因参数和容量提高而

增加流场损失。因此,研究分析汽轮机结构,采用先进结构取代传统汽

轮机结构,提高机组效率,是汽轮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主要针对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布置形式及汽缸进汽方

式进行研究,阀门布置形式和汽缸进汽方式是汽轮机结构设计中的关键,

不同的阀门布置形式和进汽方式与汽轮机的运行经济性有着直接关系。

阀门布置技术及发展趋势

1.1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传统布置

早期国内660MW汽轮机的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由2个主汽阀带4

个调节阀组成,布置在汽轮机机头侧,采用吊架将高压主汽阀、调节阀

悬挂起来,同时采用较长的主汽导管将高温高压蒸汽引入汽轮机中,高

压主汽阀传统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

近年来,电厂对汽轮机的运行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阀门、管道

和汽缸进、排汽腔室的流动损失也非常关注,已成为提升汽轮机产品性

能的关键之一。

1.2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创新布置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人们着重研究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布

置型式,解决了阀门布置离汽轮机较远以及汽缸进汽方式的问题,对于

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

创新布置方式: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由2个主汽阀与2个调节阀组成,

卧式布置在汽轮机两侧,采用浮动支撑方式,同时取消了进汽导管。高

温高压蒸汽通过阀门直接进入汽轮机,蒸汽经螺旋形蜗壳流入高压第一

级,高压内外缸有水平中分面,左右进汽口分别布置在水平中分面上下,

高压主汽阀水平布置方式如图2所示。

1.3高压主汽阀、调节阀布置形式对比

高压主汽阀、调节阀布置形式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高压主汽阀、调节阀布置位置的发展趋势都是就近布

置在机组两侧,同时进汽方式采用切向全周进汽方式。阀门布置在汽缸

两侧,以尽量减小管道的压力损失,同时降低特殊管材的采购、制造、

加工成本,有利于降低电厂的初次投入成本。

2阀门创新布置形式、汽缸切向进汽技术介绍

根据国内、外阀门结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对660MW超超临

界汽轮机的阀门布置和汽缸进汽方式进行了研究,从结构、型式、布置

方式、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2.1主要技术特征

2.1.1结构特点

(1)高压主汽阀、调节阀就近布置在汽缸两侧,卧式布置;

(2)切向进汽,进汽管分布在汽缸左右两侧;

(3)取消高压主汽导管,实现进汽管和导汽管功能二合一的设计

理念;

(4)阀门与汽缸采用刚性连接,同时采用浮动支撑方式。

2.1.2技术难点

(1)切向进汽气动分析,如果气体流动方向与汽轮机旋转方向不

一致,容易产生附加损失;

(2)螺旋形蜗壳流道形状设计,如果汽缸进汽腔室不是螺旋形蜗

壳形状,容易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3)进汽管结构设计,需考虑穿过高压外缸、内缸,涉及热位移

等;

(4)高压内、外缸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空间、密封以及相对热位

移对进汽管的影响;

(5)阀门布置与基础关系,需要结合电厂管道布置及基础确定开

槽位置;

文档评论(0)

153****7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