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

文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

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要完美地

鉴赏、理解一首诗,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都

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

“”

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

时,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

“”

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这种能力的缺乏还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

凿,大加发挥。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

“”

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

领悟能力欠缺。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就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一些诗

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他们就基本失去了

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尤其是理解

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这样对待诗,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实则也是偏颇的。

因为诗,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有时

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我们

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我们也希望,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但我们也要知

道,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那

么,我们欣赏诗,就应当具有两副眼光,而且有时候要更多地用这一副眼光,有时候要更多

试卷第1页,共12页

地用另一副眼光。

(摘编自谭德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

材料二:

综观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

20

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

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

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

“”

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远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

“”

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

“”“

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