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优质教学设计1 (1).docxVIP

《边城(节选)》优质教学设计1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边城(节选)》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及《边城》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品中所展示的水墨湘西的风景美和古朴淳厚的风俗美;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小说的主旨。

4.比较鉴赏《阿Q正传》与《边城》。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所构筑的善与美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难点

感受含蓄的心理刻画,体会其所展现出的翠翠的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课文情节,理解“边城”的文化内涵。

2.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风俗美。

3.比较沈从文的《边城》和鲁迅的《阿Q正传》在描写小城、村庄时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品味“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他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等到最后/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看在爷爷的心里是断肠/那年头户对门当荒唐的思想/让这女孩等到天荒……”

同学们,听完这首《等等等等》,你有怎样的感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边城》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歌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那么,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节日?课文写了几个端午节?课文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各读一章,找出各章中提示端午节时间的词句。

2.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端午节,写了三个端午节。提示端午节时间的词句:端午又快来了;还是两年前的事;上年一个端午;端午又来了。

课文的结构:文章按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的端午——眼前的端午的顺序来展开情节。

在这些端午节里,边城的故事在进行着。文章现实与回忆交错,忽而眼前忽而追忆,有顺叙,有插叙,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端午,回环往复,让我们仿佛进入了边城,跟着翠翠一起去感受热闹的端午节。

3.文章正是以端午节为线索,串起了主人公,串起了发生在小城里的故事。朗读课文,思考:围绕端午节,第三至六章都写了哪些事?

明确:(1)边城的人们观看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2)翠翠到城里看龙舟,结束后巧遇傩送。

(3)翠翠和祖父看龙舟,在避雨时巧遇天保、顺顺。

(4)迎婚送亲的花轿来渡口渡河,撩拨了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4.概括第三至六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1)又到端午,忆起以往。

(2)两年前,初遇二老。

(3)一年前,初见大老。

(4)触景生情,虑及未来。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筛选信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故事情节。)

三、小组讨论,理解文章标题

1.跳读课文,小组讨论:作者为何把这座小城称为“边城”?结合课文说一说。

2.明确:“边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课文第1段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这点明了边城社会安定,边城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了边城之“边”。

文中第2段还写道:“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这说明他们的习俗保留相对完好,并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要称“边城”的原因。

沈从文在体会了城市的庸俗、市侩的风气后,转而描写这个未受现代物质文明腐蚀的小城,可以说,作者是在描写“中国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种事情,与都市无关,与喧嚣无关”。

四、发挥想象,品味风景美

1.出示《边城》第一、二章内容,以及有关边城的图片和视频。

2.思考:读过了文章,看过了图片和视频,你觉得边城的风景美吗?细细地品味那些画面、那些色彩,说一说它们美在哪里。

3.学生自由发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教师总结。

读过文章的人可能都会发现本文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淡淡的美”,它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座风景如画的小城:

有一座小城,它依山傍水,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在水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仿佛笼着轻纱似的梦。远处白云环绕着群山。楼阁、白塔掩映在群峰之间。在山间深翠逼人的竹林中,鸟雀鸣叫着。缓缓地走入城中,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