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docx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

[摘要]?“双高计划”建设正在引领着高职教育走向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也使得基层教学组织迎来改革契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改革的重要探索。立足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创新,从虚拟教研室的发展现状、建设必要性、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园艺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问题,以期为高职院校园艺专业以及其他涉农专业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研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国家启动实施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2]。“双高计划”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基层教学组织的强力支撑,尤其要发挥教研室的一线堡垒作用。因此,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如何创新教研室建设理念和组织模式,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3],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4]。这一系列建设计划紧随2019年“双高计划”启动后陆续出台,而且与“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和要求高度契合。在此时代背景下,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主动融入国家、河南省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园艺技术专业作为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园艺技术专业基层教学组织改革创新的重要探索,将为我校的“双高计划”建设提供新思路,对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高水平园艺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虚拟教研室研究发展现状

(一)虚拟教研室发展历程

“虚拟教研室”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潘华东等1998年创建的“先得化学教学资源库”和1999年创建的“先得虚拟教研中心”[5]。教育部在2020年2月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指导意见以及2020年4月开展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各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组织载体作用,支持教学示范、模拟教学和虚拟教研建设。202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等内容;2022年2月和5月,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657个国家级本科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这标志着我国高校的虚拟教研室建设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这些试点建设的虚拟教研室不仅在本科院校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将带动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不仅可以下好基层教学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而且可以推动“双高计划”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虚拟教研室的特点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是以实体教研室和专业群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能力、开展教研创新、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题,以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跨专业(行业)、跨校际、跨时空、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教研活动,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功能的“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6,7]。“双高计划”背景下,这一新型教学组织具有人员组织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时间、压缩空间等方式打通沟通交流、资源共享、能力提升三大堵点[8],从而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虚拟教研室的功能

1.教研互动交流便捷,激发组织活力

依托虚拟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不受时间、地域、知识结构和人事关系等因素的限制,虚拟教研环境提供了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教研室成员可以放下思想顾虑,真诚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通过质疑与回应、辨别与分析、求同与存异使教研互动交流更深入。虚拟教研室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研过程的交互性,有效激发了教研室的组织活力。

2.资源共建共享,助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虚拟教研室的成员组成是跨学科、跨行业、跨校际的,成员之间群策群力可协同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视频、习题试题库、实验实训项目等资源。同时,可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学创新团队、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避免单体资源不足和整体资源浪费情况,从而形成优质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助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3.提升教师能力,促进产教融合

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教改能力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