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1.120.99CCSB38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838—2024代替DB62/T2838—2017
金银花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2024-09-20发布2024-12-2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28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2/T2838—2017《金银花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与DB62/T2838—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更改规范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名称;
b)更改了育苗技术,增加了“组培繁殖”技术,精简了“扦插繁殖”技术。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渭县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定西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定西市种子站、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夏州农技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鸿雁、史兆辉、安心、马丽琼、任亚丽、师立伟、何正奎、曹志强、何雪玲、翟玉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62/T2838—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由定西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负责解释。
工
DB62/T2838—2024
金银花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银花种苗的术语和定义、生长环境、育苗技术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境内金银花种苗的生产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银花
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以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入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2
金银花种苗
金银花的枝条扦插、组培或种子繁育而成的植株。
3.3
插条
用作无性繁育的1a~2a生健壮枝条。
3.4
营养袋苗
利用可降解无纺布袋填充基质栽植的苗。
3.5
苗高
营养袋底部至种苗顶端的长度。
2
DB62/T2838—2024
3.6
茎粗
近营养袋基质面1cm处茎的直径。
3.7
苗龄
金银花种苗从扦插至出圃的时间,8~12个月为一年生苗;13~24个月为二年生苗;25~36个月为三年生苗。
4生长环境
适宜在海拔1700m以下,年平均气温7℃~8℃,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地区繁育。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规定要求,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要求,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低于GB15618污染物风险筛选值规定要求。
5育苗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耐寒、直立性强、节间短、叶片下垂、花蕾集中簇生于叶腋和枝顶、花蕾期15d~20d的优良品种。
5.2建立插穗圃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优质苗木建立插穗圃。并每年开展提纯复壮、确保品种纯度。
5.3组培繁殖
5.3.1培养条件
pH值5.8~6.0,培养温度23℃~27℃,光强度2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12h/d。
5.3.2初代培养
取带腋芽或顶芽的嫩茎段,剪去叶片,留叶柄基部,流水冲洗3次~5次后,用软毛刷蘸洗洁精溶液刷洗,再用流水冲净,置于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浸泡10s,无菌水冲洗2次~3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5min~6min,无菌水冲洗4次~5次,用消毒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将茎段切成1.5cm~2.5cm长的小段,接种到初代培养基(MS+1.0mg/L6-BA+0.1mg/LNAA)上。
5.3.3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的嫩茎,剪成长2.0cm~2.5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2T 697-2024地理标志产品 临泽小枣.docx
- DB62T 794-2024旱地豌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2T 795-2024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2T 1283-2024中华蜜蜂引种技术规范.docx
- DB62T 1364-2024绿色食品 油橄榄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62T 1538-2024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62T 1540-2024肉鸽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62T 2162-2024地理标志产品 小口大枣.docx
- DB62T 2295-2024高寒牧区杂交生产奶羔技术规范.docx
- DB62T 2381-2024动物防疫人员防护技术规程.docx
- DB62T 4965-2024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规范.docx
- DB62T 4966-2024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荧光偏振检测方法.docx
- DB62T 4967-2024尘肺病康复服务规范.docx
- DB62T 4968-2024耐磨钢渣沥青路面应用技术规范.docx
- DB62T 4969-2024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细分组技术规范.docx
- DB62T 4970-2024公路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指南.docx
- DB62T 4971-2024绿色食品 芦笋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2T 4972-2024寒区公路隧道冻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62T 4973-2024钢渣细集料稳定黄土路床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62T 4974-2024地理标志产品 定西马铃薯.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