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迷宫试验
一.摘要
迷宫试验重要是要探讨研究一种人只靠自已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状况下,怎样学会在空间中定向。本试验的被试是华东师范大学应专心理学系大二的一名女同学,本试验以学习遍数為自变量,以所用時间和錯误次数為因变量,让被试在排除视觉条件下,用小棒从迷宫起点凹槽移动抵达终点,其间小棒每次进入盲巷并与盲巷末端金属片接触算一次錯误,学会的定义為持续三遍不出錯。并且主试也不能予以被试任何提醒或暗示。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已认為有效的措施独立完毕。测试中為了控制疲劳带来的误差,若被试感到疲劳,可稍事休息再进行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可知,被试走完迷宫所用時间成减少趋势,錯误次数也成减少趋势。在最初几次走迷宫時,錯误次数会出現反复的時多時少的状况,所用時间也在反复,時多時少,这表明被试在探索迷宫路线,处在对整个迷宫的整体定位中。伴随学习遍数的增長,錯误次数与走完一次迷宫所用的時间开始减少,这表明被试对于迷宫的整体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关键詞迷宫学习次数学习時间錯误次数
二.引言
人类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研究迷宫学习了。1899年,斯莫尔(W.S.Small)让白鼠学习一条相称复杂的迷津通路。通过研究他认為,白鼠迷宫学习所依托的重要是触觉和动觉记忆。1912年希克思(V.C.Hicks)和卡尔把迷宫用于研究人类学习。泊金斯(Perkins,1927)最早使用这种在手指迷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简便、最常用的触棒迷宫(pencilmaze)。近年来,学者們则运用迷宫进行逆反学习能力的研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也运用迷宫队正常人和盲人进行了触棒迷宫的对比试验,并得出了盲人心理的巨大赔偿作用和学习潜能的結论。
迷宫是研究一种人只靠自已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状况下,怎样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迷宫的种类诸多,构造方式也不一样样,不过有一种特性,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对的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条盲巷。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对的途径。迷宫的学习一般可分為四个阶段:1.一般方位识别。2.掌握迷宫的首段、尾段和中间的一、二部分。3.扩大可掌握的部分,直至所有掌握空间图形。4.形成集体对空间图形的自动化操作。迷宫学习与被试的智商有关,它波及被试的空间定向能力、思维、记忆诸多方面。
在此迷宫试验中,被试排除视觉条件,用小棒从迷宫起点沿凹槽移动抵达终点。在此过程中,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已认為有效的措施独立完毕。
三.措施
被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大二女生一名,19岁
仪器材料:EP型心理试验台及EPT713型迷宫装置
试验过程:
1.完毕试验前准备工作,接通电源、选择時间或次数显示,被试手捏铁笔,调整遮挡板,以使被试不能看到盲道。
2.试验指导語∶这是一种走迷宫的试验。隔条间的槽是铁笔所走的路,其中有通路和不通路(盲道)两种,试验時我将引你,将笔尖放到起始位,你垂直地握着笔沿槽内行走,碰壁可向左或向右转弯,如无路可走表达為此路不通、亦会听到蜂鸣器响,这時你就得退出来,另换一条路走。迷宫总有一条路是通的,沿着这条通路就可走到终点。現规定你尽量用最短的時间、至少走进盲道的状况下,走完全过程。直到三遍没进入盲道,才算学会。注意整个试验过程不容許用手触摸迷宫板。
3.被试明确指导語后,主试手扶被试握铁笔手,将笔尖引入迷宫的起始位。
4.被试按指导語所述,进行试验,直至走到终点。
5.主试按T/N键记录试验成绩,再次将笔尖引入迷宫起始位,按复位键,---。到三次未出錯,试验結束。
6.主试查看并记录数据。
附:若被试在学习过程内感到疲劳,可以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四.成果
学习次数与所用時间
分析:被试所用時间呈减少趋势。这表明被试在不停学习的过程中对迷宫的整体路线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在刚开始试验的時候,時间变化范围较大,阐明被试在探索迷宫路线。试验最终的几次学习中,所用時间相差不大,阐明被试通过多次学习对迷宫的整体路线有了比较清晰而稳定的认识。
学习次数与錯误次数
分析:被试的錯误次数成总体减少的趋势。最初的几次学习中,錯误次数相差较大,阐明被试在探索迷宫路线。后来錯误次数相差不大,阐明被试通过多次学习已经对迷宫有了比较稳定而整体的认识。
五.讨论
1.本试验的自变量是什么?為何在试验前要对所用的自变量提出操作上的定义?
试验中的自变量是学习次数,由于,诸多時候,试验者无法从试验目的直接得到合适的变量,由于直接的来的自变量往往不够明确,在试验中对它进行量化的操作是件难事。假如不对它进行更明确的定义,那么不仅这个试验自身难以进行,并且这个试验的成果与其他研究者的试验成果也难以比较,由于不一样的研究者对变量的概念的理解也許是不一样的。
处理这一问題的措施是采用明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