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精神文化生活所包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结构在共享中内化、保持与发展,是国家和民族作为共同体存在的灵
魂与纽带,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人性主体意识的自然回归。
《管子·牧民》中提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论语·颜渊》中提到“足食,足兵,民
信之矣”,这些古人的观念与马克思的观点殊途同归。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
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这一观点彰显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性。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
结症》中提出,“所谓文化,我是指一个团体为了位育处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文化只指一个团体中在
时间和空间上有相当一致性的个人行为……团体中个人行为的一致性是出于他们接受相同的价值观念”。费先生所
说的“位育”即为适应,位育是手段,生活是目的,而文化中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正是人类处于集体生活的凝
练。费先生认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匮乏经济的时代,对于物质满足的追求成为第一要务,而当丰裕经济来临时,
人们自然要匹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日益乏
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不想被物化和异化,需要追求更为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以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
由此,除了物质文明,如今的人们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给予高度的期待和孜孜的追求。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升华,现代化的本质要回归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正是在
文化繁荣背景下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化和高尚化。
古希腊哲学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外来力量统治着人,人们习惯用外在需求的满足来定位个体的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在对外在的关系中逐渐趋于主体,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真实的需要和生命的灵性,
希望充盈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摆脱自我物化和对物的依赖性。个体不再希望成为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愿意成为
具有主动运用文化和建构文化知识的能动者,期待借助精神文化描绘和感悟生活,欣赏和创造美,赞美和推崇善,
抒发和交流情感,启发和传承智慧。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整个国家从文化自主发展阶段走
向文化产业形成和迅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力拓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建设,我国开
始朝向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朝向文化强国迈出坚实一步,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人对文化深层次追
求的主体意识的复归。新时代人们主体意识既包括思想也涵盖行动,既抽象也具体,主体意识的决定是一种强烈
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也希望随之而来的是丰盈的精神财富,
这是人作为主体价值的进一步显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须。
(摘编自管健《新时代国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向》)
材料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
民精神的富有,尊重人民主体,满足人民愿望,建设人民参与、由人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满足人民
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
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
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积蓄了丰富的物质力量,为
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共同丰富的时代,而文化是促使人
民精神富足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汇编.pdf VIP
- 施罗德管道爬行机器人D100中文文版说明书.pdf VIP
- SHT3007-2014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浅谈经编涤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pdf VIP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感染性手术管理规范.pdf VIP
- 多摩川编码器说明书多摩川编码器说明书.pdf VIP
- 《运动生理学》第10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1.ppt
- 《网络营销(第2版)》课件项目四 网上渠道:网站和网店营销.pptx VIP
- (1.2.5)--7.5-应急放油系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