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训练3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VIP

限时规范训练3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限时规范训练高三历史组

PAGE1

备战高考历史限时规范训练35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商朝是依靠一系列的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创立了内外服制度。”该学者认为,殷商内外服制度()

A.呈现出内外分治特征

B.存在邦族种姓之分

C.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

D.具有松散性的特点

2.(2023·江苏省决胜新高考4月联考)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被周公分封于卫。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

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

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

3.(2024·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开学考试)春秋时期,一些贵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战国时期,更有苏秦这样的“游士”背井离乡、四处游说,以寻求统治者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些现象表明该时期()

A.阶层流动成为常态

B.选官注重个人才能

C.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D.变法改革渐成潮流

4.(2024·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调研)关于中央机构的改革,早在大国争霸时就已经开始。中央主要长官称相、压相、相邦、令尹,为“百官之长”。军事长官有国尉、司马、将军、柱国等。在七大国中,虽都选贤任能,但关东六国,以用本国贵族为主,秦则不论出身、用人唯才。据此可知()

A.秦国较早突破宗法制的束缚

B.尚贤思想瓦解了血缘政治

C.秦国旧贵族等级体系已解体

D.士阶层崛起推动制度创新

5.《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置御史府,设御史大夫以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各派一名御史常驻,称“监御史”,表明其从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并有专门官署“监府”,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长期动乱,经济衰落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天下一统,国泰民安

7.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8.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9.(2024·江苏省常州市期中统考)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明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旨在建立监察机构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意图削弱王国势力

D.利于打破世家对政权的垄断

10.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共同在政事堂开会商议军国大事。唐玄宗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兼任六部尚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政事堂”也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办事的常设机构,有自己独立的印,公文和僚属。这表明()

A.君主试图逐步削弱相权

B.尚书省被剥夺执行诏令的权力

C.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D.六部变成中书]下的隶属机构

11.钱穆认为,谏官在“隋唐为宰相僚属,所以纠绳天子,非纠绳宰相。至宋代,三省制废,乃脱离宰相而独立。而言谏之对象,则已转为宰相而非天子。”谏官设置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B.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C.言官权力日益扩大

D.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12.(2023·江苏省苏锡常镇二模统考)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这说明()

A.道开始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

B.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不断增强

C.地方的行政区划不断走向细化

D.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趋向明显

13.(202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抽测)唐朝节度使在京之日,须参与朝廷举行的各种朝会。《通典·宾礼二》记载了唐德宗时规定的文武百官朝谒班序:“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者,即入班,在正官之次。”这反映唐朝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