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第三节醛酮
课时1
乙醛的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两支盛有5mL不同浓度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草酸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向盛有1mL20%蔗糖溶液的试管中滴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
C
向盛有2g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粉末结块变成晶体,用手触摸试管壁
验证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碳酸钠晶体是放热反应
D
向盛有5mL0.05mol·L-1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0.15mol·L-1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再加入1mol·L-1KSCN溶液
验证Fe3+和SCN-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不同浓度KMnO4溶液起始颜色深度不同,与足量草酸溶液反应褪色时间不同,不能说明浓度大的反应速率快,A错误;
B.在冷却后的溶液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稀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才能得到银镜反应现象,B错误;
C.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粉末结块变成晶体,用手触摸试管壁发烫,说明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碳酸钠晶体是放热反应,C正确;
D.FeCl3+3KSCNFe(SCN)3+3KCl,5mL0.05mol·L-1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0.15mol·L-1KSCN溶液,明显氯化铁过量,再加1mol·L-1KSCN溶液,反应继续进行,颜色加深,不能验证Fe3+和SCN-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错误;
故选C。
2.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卤代烃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
有淡黄色浑浊出现
该卤代烃为溴代烃
B
将湿润的石蕊试纸置于盛有甲烷与氯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口
试纸变红
生产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C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过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后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再加入溴水
溴水褪色
证明CH2=CHCHO存在碳碳双键
D
向试管中加入2mL5%硫酸铜溶液,再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再加入0.5mL乙醛,加热
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乙醛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水解后在酸性溶液中检验卤素离子,水解后没有加硝酸至酸性,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
B.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显酸性,石蕊试纸变红,而氯甲烷为中性,故B错误;
C.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加热,先氧化-CHO,再加入足量的溴水,溴水褪色检验碳碳双键,故C正确;
D.乙醛和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向试管中加入2mL5%硫酸铜溶液,再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该混合液是酸性溶液,所以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B.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C.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D.向某有机物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并加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该有机物一定是醛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光照时甲基上H被取代,催化剂条件下苯环上H被取代,取代的位置所需条件不同,故A错误;
B.苯酚有毒,但是苯酚能溶于酒精,所以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故B正确;
C.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故C错误;
D.含-CHO的有机物滴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不一定为醛,可能为葡萄糖等,故D错误;
故选:B。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氟利昂会使臭氧层产生空洞危及地球生物
B.乙二醇为二元醇,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
C.甲醛水溶液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丙酮可用作化学纤维、钢瓶储存乙炔等的溶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破坏会对人体有危害,故A正确;
B.乙二醇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是二元醇,其熔点低,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故B正确;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毒性,不能用于食品的防腐,故C错误;
D.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丙酮可用作化学纤维、钢瓶储存乙炔等的溶剂,故D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基础卷)(参考答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提升卷)(参考答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培优练(解析版).doc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参考答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期末检测卷01(参考答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精讲精练1.1.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精讲精练1.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精讲精练1.1.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4课时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精讲精练1.2.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1课时 分离 提纯)(习题精练)-(详解版).docx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