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单选题
1.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苏轼在《论养士》一文中认为“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三代“学在官府”,由太学生而为官
B.客卿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之一
C.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者担任
D.两宋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可以看出三代“学在官府”,但是这一时期太学还未产生,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
2.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是否能得到公卿大臣的推荐,密切关系到录取与否和名次高低。宋代科举要求以考生成绩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禁止官员向考官“荐嘱举人”,以防止势家垄断科举,“致塞孤寒之路”。禁止官员推荐考生的做法
①使科举录取更加公平
②杜绝了科举舞弊现象
③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④导致南北分卷的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是否能得到公卿大臣的推荐”,“宋代科举要求以考生成绩为录取的唯一依据”,可以得出使科举录取更加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①③B项正确;“杜绝”表述绝对,南北分卷出现在明朝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3.北宋中期,政府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向国家纳粟救灾的富户授予官职,但多为监主簿、斋郎等,不如科考出身官员,几乎无晋升高级官员的可能。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官员升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B.抑商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
C.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赈济制度
D.官僚体系以出身为选拔标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纳粟补官不如科考出身的官员,几乎无晋升高级官员的可能,说明当时官员升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纳粟补官”不享有特权,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商的传统观念,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赈济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宋朝官员升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唐朝科举中允许士子向主考官自荐。宋朝选官考试实行了糊名、锁院、誊录等制度,对于世家子弟的应试者更加严格管控,甚至还要加试。由此可见,宋代科举
A.注重选拔最优秀人才
B.防范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
D.旨在防止考场徇私舞弊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唐朝科举中允许士子向主考官自荐。宋朝选官考试实行了糊名、锁院、誊录等制度”,可以看出科举制发展到宋代,通过糊名等措施来尽可能保证录取的公平,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科举制晚上的措施,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更加公平公正,未涉及防范世家子弟进入仕途,排除B项;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考场的纪律,“防止”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5.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选拔“最优秀官吏”并非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排除C项;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
6.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
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
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可知这种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会造成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当时选官制度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上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不是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排除D项。故选C项。
7.明清之际,多数中国知识阶层认为耶稣会传入的西方科学只是《周髀算经》的补缺、完璧之用。甚至连徐光启也在上奏崇祯的《历书总目表》中抛出“岂非礼失而求之野乎”的论断。这反映出当时
A.古代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闭关锁国思想的根深蒂固
C.借传播西学倡导回归国学
D.抵制西学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多数中国知识阶层受到古代科举制度导向的影响,重视四书五经,轻视自然科学,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A项正确;B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借助西学传播国学,排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业练习—《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docx
- 作业练习—《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docx
- 《中位数与众数》参考学案2.docx
-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0—2022年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项选择题(教师版).docx
- 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学习任务单—《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ocx
- 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卷.docx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doc
- 基础过关练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docx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0—2022年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八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答案.docx
- 考场点兵练_《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原卷版).docx
-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答案.docx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考通关.doc
- 基础过关练_《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原卷版).docx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高考通关.doc
-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学习任务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