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课件.pptxVIP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造宣言

陶行知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新课导入

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习目标

1.理解标题含义,准确概括文章中心观点。

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

标题解析

宣言:原指一种很正式的文体,是国家或政治团体用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纲领和重大问题的立场。

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并不多见,仅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对创造教育非常重视。

寅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它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本文即是他关于创造教育的重要论述。此文发表前,他曾在育才学校的晨会上向全体学生宣读。

字词积累

中伤(zhòng)懒惰(duò)遁词(dùn

鲁钝(dùn)懦夫(nuò)豢养(huàn

灌溉(guàngài)繁殖(zhí)自暴自弃(bào

塑像(su)玄奘(zang)苏彝士(yí)

自暴(bào)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先知先觉:对事物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字词积累

中(zhòng)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愚笨,不敏锐。

喂养(牲畜),驯养。比喻收买并利用。

遁(dùn)词:鲁钝(dùn):豢(huàn)养:

走投无路: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出话题——创造。

第二部分(2~4):指出教育者创造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部分(5~11):驳斥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以故事为喻,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整体感知

1、文章开头段有什么特点?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直接引出论题——创造。总领全文。

2、教育者的创造对象是什么?

不是神,不是石像,不是爱人,而是“真善美”的活人。

3.圈画每段的关键句(中心句),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第1段)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总)(第2段)美术家罗丹.....创造。——艺术家的创造

(第3段)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刀法不适合...便处处是伤痕——教育者的创造

(第4段)刀法运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适合的方法

小结:(2-4段)由艺术家的创造引出教育者的创造,阐述教育者创造的目的与方法

整体感知

(第5-11段)

(5)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6)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8)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9)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10)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11)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小结:(5-11段)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提出自己的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整体感知

(12段)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怎么做?要重视小的创造

(13段-14段)割草的也可以一边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

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心里。——樵夫无创造之心,扼杀树苗(反例)

(15段)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的长成。我们愿意把我们的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摒弃樵夫思想,呼唤创造之神

小结:(12-15段)阐述创造应该怎么做:不要轻视小的创造,也不能像樵夫一样无创造之心,应该用尽心血甚至生命去创造。

(16段)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发出号召:生命不熄,创造不止。

小结:最后一段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