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西卷) 含解析.docx

2024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西卷)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江西省高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不同时期新石器文化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各种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

B.不同文化圈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隔绝现象

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并行到中原中心的趋势

D.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出现愈来愈分层的状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正向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新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图1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早期的文化分布较为分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地区的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中华文明经历了从多元并行逐渐演变成以中原为中心的过程,C项正确。图中并未明确显示中原地区已处于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且“分化”与“复杂”不完全等同,排除A项;图中显示不同文化圈之间存在交流,而非一开始就相互隔绝,排除B项;D项中的“分层状况”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A.伦理道德 B.文字技巧 C.法律知识 D.专业技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贾谊的话以及出土的汉简记录反映了西汉时期吏员考核注重的是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书写、会计、治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D项正确;伦理道德在材料中未明确提及,排除A项;虽然“能书”涉及文字技巧,但更侧重于专业技能,且“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更强调实际能力,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技巧,排除B项;虽然“颇知律令”涉及法律知识,但并非卖员任用的主要标准,且“能书、会计、治官民”更侧重于专业技能,排除C项。故选D项。

3.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认为秦汉伎的乐器“并出自西域”“悉与书史不同”,又将秦汉伎改称为西凉乐。这反映了北魏的()

A.地域认同 B.民族政策 C.艺术审美 D.华夏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北魏将西凉乐从“秦汉伎”改为“西凉乐”,体现了其作为中原王朝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反映了北魏的中原文化正统性和华夏文化中心的观念,D项正确;名称变化主要与文化认同有关,非地域认同,且与命题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音乐文化名称的变化未直接体现民族政策,排除B项;虽然涉及艺术领域,但名称变化的主要动因非艺术审美,排除C项。故选D项。

4.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

A.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加强 C.决策事权转移 D.科举影响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黄麻书写的诏令一般是需要长时间传递的不紧急的诏令,而白麻书写的诏令一般为重大的诏令或者紧急的诏令,唐朝后期,中书省只有黄麻可用,而白麻都在翰林院,折射出唐代决策事权的转移,重大诏令或者紧急诏令的起草由中书省转移到翰林院,C项正确;中书省和翰林院都有起草诏令的职权,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决策权的变化,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5.明代前期,百姓需要亲身应役,“甚至父子当差,则一日不让,兄弟应役,则移时不甘”。18世纪以后,江南与东南沿海“贩夫牧紧,优游于光天化日之下,无征输之苦”;边远地区“赤贫无田、持手而食之夫,悉得免于追呼”。能够解释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白银货币的大量使用 B.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C.户籍政策的不断调整 D.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原因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前期,百姓需要亲身应役,而18世纪以后,江南与东南沿海、边远地区的百姓无征输之苦。题干描述了百姓应役情况从亲身应役到免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明代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白银货币的大量使用使得赋税可以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